台學者研港文化——合法塗鴉失真義

台學者研港文化——合法塗鴉失真義

(綜合報道)今天是聖誕節(12月25日),去年張讚國教授就在這時候,在旺角東看見一幅畫了戴聖誕帽雪人的塗鴉作品,叫一直研究本地塗鴉文化的他,窩心不已。香港街頭文化很有特色,塗鴉就是其中一種,自從曾灶財開始,香港的塗鴉文化一直受到關注,塗鴉客也一直遊走於合法與非法之間,近年政府及其他團體,舉行一些「合法」的塗鴉活動,會否成為塗鴉客的新出路?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教授、最近出版《塗鴉香港:公共空間、政治與全球化》的張讚國,可能是最了解香港塗鴉文化的外地人,來自台灣的他跟太太高從霖,從2010年開始拍攝的香港塗鴉作品,至今約有三萬張之多,著作收錄的,只是鳳毛麟角。一問之下,原來他並不是對塗鴉特別有興趣,只是通過它作為討論公共空間的使用權、政治表達的工具,「為甚麼街頭張貼、放置廣告就可以,塗鴉就不行?公共空間基本上是屬於所有人的,只是商業社會把公共空間私人化。」 他最初特意穿街過巷,到處搜集塗鴉拍攝記錄,後來跟塗鴉客愈來愈熟落,據他了解,現在本地約有十多位活躍的塗鴉客,「廣為人知的MC仁,現在專注做Hip-hop音樂,不塗鴉了,因為他太有名,一塗鴉警察就來了。」他指本地塗鴉客有些讀設計、美術,有些是半途出家的一般人,「也有外國人特地跑來香港塗鴉。」英國著名塗鴉客Bansky呢?「據我所知就沒有了。」他稱元朗、旺角東等地,有較多塗鴉的蹤,但這邊廂塗上去,那邊廂就給抹掉了,塗鴉就是這種即生即滅的創作,「他們也沒有擁有版權,不能自稱那些是自己的作品,好像我拍攝得來的照片,我就擁有所有權,能拿去出版。」 比較世界其他地方,他覺得香港的塗鴉很有特色,譬如曾灶財用的是中文字,雖然他寫的字體都大同小異,不像其他塗鴉作品那麼多變化,而本地塗鴉後來亦發展成中英並蓄,好像女塗鴉客REDY,不僅寫中文,還寫廣東話,突出本土特色。他又表示,不少塗鴉客都會挑戰難度,愈難到達、愈危險的地方,就愈喜歡進去塗鴉,畫出叫人嘖嘖稱奇的作品,好像REDY就曾在深水,上到六、七樓的唐樓天台,翻過圍牆,站在狹窄的頂層畫畫,稍一失足,就會粉身碎骨,「這樣能顯示他們的膽氣和能力。」 塗鴉也有規則,古、古廟都不畫,「現在許多高樓大廈的牆壁,都以特殊材料製成,上不了色,塗鴉客可用的空間愈來愈少。」塗鴉在意義上,就是在違法的地方書寫文字,這樣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警察豈不頭痛嗎?張教授笑說:「政府不是緊張塗鴉,而是緊張塗鴉的內容。」如果沒有人舉報的話,警察即使發現塗鴉客,一般只是罵兩句,就放他們走,他指其他國家,如美國、馬來西亞,都對塗鴉客比較寬容,「塗鴉基本上是破壞公物,也可能會影響市容,但某些地方如下水道、廢棄空置建築,畫畫有何不可?圖案都很漂亮啊!」他又笑翻開書中一頁,指出Sabcat在油塘一個破落建築的塗鴉,就給9月播映的電視劇《雷霆掃毒》,用來作拍攝背景,「他們知道後都很高興。」他續道,如果在破落建築上塗鴉,引起人們對保育的關注,這些塗鴉客便肩起了社會使命。 近年不少團體舉行許可的塗鴉活動,好像馬屎埔村就有《美化馬屎埔村家園——壁畫護村活動》,找來如李香蘭、石家豪等藝術家即席揮毫,發展局亦公布「反轉天橋底」計畫,來年觀塘繞道天橋底的空置政府用地,可望提供一個合法塗鴉牆,但張教授對此不以為然:「合法的話就沒有意思,只是以塗鴉的技巧畫畫而已。」塗鴉一般都是違法的,但其價值和意義,譬如公共空間的使用權、政治性,都值得深入研探,如果只糾結於合法還是非法問題,而將之全盤否定,就抹殺了香港存在已久的街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