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轟審批人才繁複無彈性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香港要維持在國際的競爭力和確保經濟持續增長,有質素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本地培訓,輸入外地人才是另一出路。本港二○○三年及二○○六年分別推出「輸入內地人才計畫」,以及「優秀人才入境計畫」,但經由有關計畫來港工作的專才,只有約六萬五千人,佔本地勞動人口不足百分之二。立法會商界議員廖長江就指,不少中小企均反映,相關計畫申請手續繁複,入境處審批僵化,無法發揮應有作用,促請政府全面檢討計畫,放寬限制和簡化申請程序。 廖長江表示,以「輸入內地人才計畫」為例,計畫限制了本港公司只能輸入一些本港缺乏的專業人才,公司遞交申請時,要求甚至可用「苛刻」來形容。對不少中小企而言,最致命的還是入境處的審批程序,「無乜彈性……規則點講就係點,好硬性」,他舉例:「好似你想請一個廚師,政府就話香港已經有廚師,唔得!但可能你想請一個四川師傅,他切豆腐切到好幼,香港廚師根本做唔到。」他認為,政府必須制定一套人力資源政策,「香港的經濟要轉型,產業要多元化……選擇一些可發展的產業,先再講優才、人才計畫點配合」。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