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不足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剛接受了無綫電視《健康奇案錄》訪問,這節目每集都邀請不同的嘉賓藝人分享患病經過。剛錄影那集主題是專注力不足,不幸地我曾患有專注力失調,我很樂意接受這個訪問,因這是很好的回饋社會方法。作為一個藝人,要講述自己患病當然很尷尬,但這能讓大家知道,疾病每個人都會遇上,患病並不羞恥,病向淺中醫是很重要的教育,所以我不會掩飾自己曾患病。 發現自己出問題是幾年前的事,當時看報,看多少次都是過目全忘,無法記住內容,於是向醫生求助。醫生發現我是選擇性地專注,亦即是專注力失調。這跟專注力不足不同,不足的病徵是無法集中精神,而失調是對有興趣的事物會過度集中。 醫生還問及我的讀書成績,因為有專注力問題的通常成績比較差,但我會考有二十五分算是不賴,醫生知道後就很誠懇的看着我,並下結論:「那你應該是天才了!」這是醫生的判斷,我當然沒有異議,欣然接受。回想小時候唸書,的確全靠邏輯思維,才能幫補記憶力不足。 不過對於這個病最感深刻的,是有次在浸會醫院,我女人突然遞過一本解說專注力失調的小冊子給我看,半責備半嬌嗲地跟我說:「原來你有個病徵,是用情不專呢!」當時我非常驚訝,想不到衞生署編制的小冊子會羅列用情不專這樣的病徵,我只好一臉無辜:「那你明白我為何這樣了,這是病,我不想的,別怪我吧。」 當然不是每個病都會衍生這種趣事,但面對疾病就如面對逆境,只要加點幽默感就能令苦痛變成開心。 (公子日記 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