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嘴露天廣場」胎死腹中

「尖沙嘴露天廣場」胎死腹中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 拖拉超過十年的尖沙嘴露天廣場計畫最終胎死腹中。在區議會、保育團體及地區人士強烈反對之下,政府昨日終於宣布正式擱置「尖沙嘴天星碼頭露天廣場計畫」,有近百年歷史的巴士總站終可保留。油尖旺區議會及保育團體「尖碼之聲」均表示歡迎。據了解,擱置原因之一是天星碼頭地基不足以支持加建。 「尖沙嘴天星碼頭露天廣場計畫」萌芽於二○○○年,主要以凝聚旅客及提升旅遊吸引力為目標,將碼頭對開巴士總站搬往麼地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原址改建為面積約八千五百平方米的露天廣場,計畫於○九年刊憲,當時政府收到超過一萬份反對意見,包括擔心計畫將令附近地區交通進一步惡化,以及認為巴士站屬於港人集體回憶,要求保留。 拖拉逾十年 為爭取計畫通過,政府去年作出讓步並提出優化方案,首先確保尖沙嘴天星碼頭巴士總站十五條巴士綫服務完全不受影響,巴士總站會與全新交通交匯處一同發展,佔地約三千七百平方米,至於廣場面積則由原先大約八千五百平方米大減四成,至只有五千一百平方米,政府同時計畫在天星碼頭上加建一層,用作發展食肆及觀景台,讓市民欣賞維港景色。 政府宣布,自推出優化方案後,相關部門進行技術評估,發現碼頭地基不能承受大規模翻新及擴建工程,難以大幅擴充以提供額外休憩地方,同時一旦廣場面積減少百分之四十,亦難作具規模發展。政府其後再次考慮重用原方案,但最終決定擱置整項計畫。 強行加建勢掀法律挑戰 消息指,擱置計畫主要原因是天星碼頭地基不堪承受加建第二層的壓力,若然強行加建,必須在碼頭加建樁柱穩固地基,但就會觸及《保護海港條例》,據悉當局亦諮詢過法律意見,認為會引來法律挑戰,令計畫再磋跎,「雖然不是填海,但始終加了一些永久的構建物入海,除了環評因素,可能又引起官司。」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指,隨着包括前水警總部改建的文物酒店等設施相繼落成,廣東道一帶近年已發展成深受歡迎的購物區,認為露天廣場帶來的額外旅遊及經濟效益變得有限。據了解,當局計畫由運輸署和天星將碼頭翻新和優化商戶組合,巴士公司亦會研究美化現有總站。 油尖旺區議會及一直關注計畫的保育團體「尖碼之聲」均對政府決定表示歡迎,區議員陳偉強指出,反對聲音一直非常清楚,「不明白政府為何不早早放棄計畫,前前後後拖拉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