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院校減學額「度寒冬」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出生率持續下降,令適齡學生人數減少由中學蔓延至大專界。根據教育局早前公布各自資院校一五學年的計畫收生學額顯示,絕大部分院校開辦的學位及副學位學額都較去年減少。撇除城市大學專上學院、香港大學附屬學院及公開大學仍未公布學額外,自資大專院校合共至少削減二千六百個學額,單是副學位已佔二千一百多個。有學界友好認為,隨着院校收生進入「寒冬期」,院校要避免被市場淘汰,須通過轉型來解決。 適齡學生人數下降 據教育局公布的數字,一五學年多所院校下調收生人數,其中本學年計畫收生學額約一千個的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最終收生只有三百七十六人,校方計畫新學年減少學額至三百七十五個,配合轉型成開辦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港專學院。即使是以八大名義成立的社區學院,都因應本學年收生情況不理想及適齡學生下跌等因素,下調新學年的收生目標,包括嶺南大學社區學院及持續進修學院、香港教育學院等。 程尚達同學界友好傾過,友好表示,現時獲政府資助的八大院校,首年入學名額一直維持在一萬五千個,政府不願在資助教育作出更大承擔,取而代之是力倡興建私立大學,多所院校包括恒生管理學院、東華學院、明德學院、明愛專上學院等近年相繼創校。 友好指,要營運一所自資院校,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財政,「要發展具規模的私大,院校需要不斷發展新課程和增加校舍設施,而學費是院校的重要收入來源,所以收生情況激烈。」不過他直言,適齡學生人數下跌,令院校需要轉型來維持成本效益,加上社會普遍追求更高學歷,減少自資副學位學額在所難免。個別院校如城大專上學院更與海外大學結盟,逐步發展自資學士學位課程。 其實現時大部分自資院校都有其特色或受歡迎學糸,如珠海學院和樹仁大學的新傳系;恒生管理學院的商科;公開大學、東華學院及明愛專上學院的醫療相關課程等,便取得一定認受性。友好認為,院校可利用本身的特色,吸引更多非本地生包括內地生來港入讀。 調整策略力拓生源 不過自資院校取錄內地生的學額上限只有一成,較八大的兩成為低,加上宿位不足,令院校難以大規模在內地收生。程尚達認為,要助院校順利捱過「寒冬期」,除了院校調整收生策略外,政府亦應考慮如何協助院校增加生源。 程尚達 (教育點評)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