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麒麟工作坊 手紮長洲舊傳統

迷你麒麟工作坊 手紮長洲舊傳統

(綜合報道)新歲是喜慶節日,看到街上舞龍舞獅,就讓Elsie想起中國傳統瑞獸麒麟,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聖人誕生,此獸才會出現。今時今日,要看舞麒麟也不是易事,香港懂得紮作麒麟的師傅更是寥寥無幾;Elsie就認識一位藝術家杜煥,他擁有十年紮作麒麟的經驗,他為保留中國民間紮作技術,早前身體力行教授學生紮作迷你版麒麟,以傳承本地的麒麟文化。 Elsie知道,麒麟的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它被稱為龍之子,與龍、鳳、龜合稱為四瑞獸,自古有關麒麟的傳說多不勝數。據說孔子出生,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係衰周而素王」,大約到了明朝,麒麟又成為象徵多子多孫的祥瑞之獸,中國木刻畫常繪畫一隻麒麟背上坐一個胖胖的小男孩,就是取其「麒麟送子」 的吉祥意思,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每逢傳統喜慶節日,香港除了舞龍舞獅,還有一些地方如圍村、長洲會舞麒麟,舞麒麟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原來舞麒麟可追溯至明、清時期,麒麟舞代表祥瑞、國泰民安的麒麟,最早可能來自中原黃河流域,現流傳於雲南省、河南省、河北省、廣東省、山西省,各地區及族群的麒麟有不同造型,中國最常見的是客家舞麒麟。 時至今日,紮作麒麟已成一門沒落的手藝,為了傳承此傳統行業,聖雅各福群會民間學堂舉辦迷你麒麟工作坊,並邀請藝術家杜煥擔任導師,到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教授學生紮作迷你版麒麟,聖雅各福群會團隊主任林翠賢同Elsie講,有見紮作行業息微,加上年輕一代對本地麒麟文化一無所知,故舉辦十六節的工作坊,讓他們親手紮作及考察麒麟文化。 她續說,課堂主要講解麒麟的傳統和紮作技巧,另外安排一節課堂,介紹舞獅的習俗,讓學生分辨兩者的不同。導師會帶領學生遊走長洲橫街小巷,認識社區中的街道文化和香燭紙紮行業,分享他作為潮州人對於長洲的感情。 Elsie早前也有到學校「偷師」,並認識藝術家杜煥,他笑言,「我是潮州人,自小看大人舞麒麟,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覺,年長後便移居至香港,間中也有回鄉探親,發現當地的麒麟文化,逐漸失傳,那一刻頓感失落;我卻意料不到長洲保留了舞麒麟的習俗,我在這裏重拾童年的回憶,加上我知道香港難以找人製作及維修麒麟,於是我便入行學習紮作技術,我本身修讀藝術,了解竹篾、紗紙等物料的特性,所以很快上手,現在也會替武館、商場、傳統活動製作大型麒麟。」 他續說,「現時香港懂得紮作麒麟的師傅,不出五個人,出現文化斷層的情況;我希望為保育出一分力,所以樂意到學校分享我的技術,希望藉以引進新血,麒麟雖然是傳統東西,但它的外貌並無太大限制,我也會加入新元素,把麒麟改頭換面,譬如改動麒麟面部的色杉,也試過運用汽水罐的拉環,拼砌成麒麟的身體,我也鼓勵年輕人可以發揮創意,為麒麟增添現代感。」 Elsie看了杜煥的紮作示範,他用竹篾紮成麒麟的頭部形狀,然後鋪上紗紙,再塗上顏色,短短十分鐘便完成,學生們看得輕鬆,到他們嘗試紮作時,卻錯漏百出。中四學生吳瑞儀和洪得琳坦言,「杜師傅三兩撥就把竹篾成圈狀,以為很簡單,想不到竹篾很硬,用力不準,便把竹篾彈飛出去,而且竹篾也有很多小刺,製作時要很小心,一手握竹圈,另一隻手用紗紙包裹圈口,也是很有難度,這門手藝不易學。」 洪得琳也說,她看過舞獅,卻未見過舞麒麟,今天才知道麒麟的傳說,「這些中國傳統習俗是構成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任由它失傳,就太過可惜,今天難得杜師傅願意開班授徒,我也會用心學習,並加入新創作意念,改變麒麟青面、兇惡的形象,重新塑造一隻粉色系的小麒麟,營造可愛的感覺。 我也希望政府可以開設『民間習俗博物館』,令大眾認識這方面的歷史。」 Elsie覺得,本地傳統文化有賴年輕一代傳承,他們願意投入學藝,才是保育的有效方法。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