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之星」資優生 獎學金圓學習夢

連續兩年獲獎學金的袁穎柔,課餘喜愛繪畫;縱使家境困難,仍獲媽媽支持。

(綜合報道)每個孩子都各有天賦,需要師長協助發掘他們的潛能,栽培成才。Elsie知道由資優教育基金主辦的「閃耀之星」才華拓展獎學金計畫早前舉行頒獎禮,二十四名得獎的高小學生縱使家境有困難,但仍在不同範疇表現卓越,努力發展才能。其中幾位得獎的「閃耀之星」更與Elsie分享自己背後的奮鬥故事和學習歷程。 「閃耀之星」才華拓展獎學金計畫今年已舉辦至第四年,該活動是由已故醫生鄔維庸創立的慈善組織資優教育基金主辦,九龍西區扶輪社和香港兒科基金協辦,前者多位社員及社會熱心人士更贊助獎學金,資助在體育、藝術、人文和數理等不同範疇有傑出表現,但因家境困難而受限制的小四至小六學生。 大會今年收到六十三所小學、近一百二十名高小學生申請,選出二十四位得獎者。資優教育基金執委曹啟樂同Elsie講,計畫愈來愈得到學界認同,更多不同類型和地區的小學認識,以及推薦學生申請。他說參與的學生均面對不同挑戰,「部分因家境問題,亦有是資優生受情緒問題需要克服,有的為單親家庭或新來港的學生,他們都需要得到支援和機會,發揮潛能。」 曹啟樂表示,計畫並非要為本已優異的學生錦上添花,「中產以上家庭的學童,有較多資源學習和發展,得獎同學的成就和表現未必比得上,但期望他們能善用獎學金,繼續發揮才能。」他說,除了教育局、主辦單位和中小學校長和老師任評審,大會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家評估,甄選約四十位申請者面試,即席表演或示範專長及表達抱負;「得獎高小學生均有主見、對自己的目標明確。」 每名「閃耀之星」有五千元獎學金,完成個人學習計畫,亦獲安排參加不同社區活動,如去年更曾與特首對話,擴闊視野和生活圈子,期望他們日後回饋社會。Elsie同就讀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六年級的袁穎柔傾過,她連續兩年獲獎,去年在「全面才華」組別獲獎,而今年則為語文組的得獎者之一。 自幼稚園便參加各大小朗誦比賽的穎柔,一直積極拓展個人興趣,學習畫畫、跳舞和中國文學,又參與英語話劇演出、故事創作和演講等,屢奪獎項。不過,由於一家四口的經濟須靠任職司機的父親承擔,而父親收入又不穩定,故有時未必能負擔穎柔上興趣班的費用。「即使要暫停上興趣班,我亦會向同學請教或重看教學片段,再自學練習,希望之後上課也能跟得上。」 穎柔亦參加過不同類型的繪畫趣興趣,「最後選了學風景畫,因易掌握和需要的材料較少。」她當日更展示畫作,說靈感來自去年得獎後,大會安排觀賞以京劇演繹莎士比亞作品,「看過中國戲曲的服裝很華麗,故畫了三套不同的京劇戲服。」Elsie見穎柔的畫功細緻,用色和構圖均超越小六生的水準,甚具藝術天分! 要兼顧學業和課餘活動,穎柔說時間管理很重要。一向名列前茅的她,去年小五呈分試全級名次跌至十多名,「對我來說是很大衝擊,故今年一有時間便多看書,多專注學業;在車上和課餘空檔,把握時間溫習、閱讀或休息。」她又打算利用獎學金,多研習話劇,學寫劇本。 穎柔媽媽同Elsie講,女兒的自我要求很高,有時未能達到老師的期望,亦感到挫折,「我不會給她壓力,會讓她自由發展,彼此互相傾訴。」袁太坦言,由於未能負擔部分興趣班費用,女兒要學會基本技巧後便被逼放棄,十分可惜;但她仍鼓勵女兒多參與校內活動,發掘更多潛能。袁太還分享心得,認為親密的家庭關係和支持,有助推動孩子積極學習。 另一得獎的小六生阮飛然就讀樂華天主教小學,他五歲跟母親從越南來港定居,對中文和廣東話一竅不通,至升小才漸適應新環境。幼時體弱多病的他,被媽媽帶到社區中心學跳舞,以強身健體,沒想到自此愛上舞蹈,至今已奪過百獎項。飛然於頒獎禮當日,更帶來多隻精彩的拉丁舞表演。他認為跳舞的動作和姿勢優美,故即使曾因家境困難及無法兼顧學業,數度放棄習舞,仍不減他對舞蹈的熱忱。他除了上月在特訓班,用四日學懂五種標準舞舞式,更計畫用獎學金,提升舞蹈技巧,夢想有日代表香港出賽,為港爭光。 Elsie亦同數學組得獎者之一的謝日朗傾過,他就讀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五年級。別看日朗個子小、年紀輕,原來他是個數學資優童,自幼對數字敏感,幾歲已懂手指加減法算至九九,未升小一就背通乘數表;並在媽媽鞭策下,推展潛能,多年在兩地和國際大型數學比賽獲獎無數。日朗爸爸笑說兒子似有雙重性格,時而像孩子,時而對答成熟,未來希望兒子盡力而為,發揮數學天分。日朗熱愛數學,形容是「無可代替的興趣」,又通曉多個數理,更向Elsie分享,對數學的見解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計畫繼續報讀大學開辦的資優課程。 Elsie覺得,無論家境富或貧,在師長支持下,孩子都應有機會和資源發揮個人天賦、裝備自我,創建自己的閃耀未來。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