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擬退稅不派錢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下月一日便會公布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出爐。在賣地成績理想情況下,雖然今年庫房「埋單」時又再一次宣告「水浸」。據了解,港府已決定不會再如上年般派發六千元,亦不會再向低收入人士的強積金戶口注資,但會考慮其他方法紓解民困,當中會考慮退稅,但退稅的金額仍待敲定。 不再派六千元 雖然今個月才是交稅的高峰期,但港府上月已錄得二百一十二億港元的盈餘,有專家更估計今年庫房埋單時又再一次高達七百億元盈餘,財爺上年預計今年的盈餘僅得三十九億元。 雖然港府庫房埋單時又再一次宣告「水浸」,但港府內部認為在全球面對不明朗的環境下,歐美經濟持續疲弱,環球經濟來年風高浪急,可能更會觸發第二次金融危機,當局認為有必要預留「彈藥」,以備不時之需,故內部已決定不會再如上年般派發六千元;況且立法會內各主要政黨都表明不贊成派錢,其中民主黨及公民黨更表明反對,既然立法會的政黨都不支持,加上政府內部亦擔心若再派錢,恐會成為日後慣例,難以落閘,故已決定不會再派錢。 不注資強積金 港府內部亦已決定不會再為強積金戶口注資,除了市民對強積金無好感外,加上上次《預算案》觸發軒然大波,注資強積金亦是禍因之一,故政府不願重蹈覆轍。但由於今年賣地成績優異,庫房在其他收入方面亦見理想,故政府內部正積極考慮其他紓困措施,由於免公屋租金以及綜援出雙糧等已在去年十月的《施政報告》率先公布,故港府正考慮其他措施如退稅及免差餉等,以紓解民困。 至於有政黨提議在醫療保險方面扣稅,港府內部則認為推行上有難度,因為現時市面上的醫保種類五花八門,當中除保險部分外,不少涉及投資成分,由於政府在置業供樓利息上已有優惠政策,不希望造成政策補貼私人投資的印象,而且政府已預留五百億用作啟動醫療融資之用,故不希望在有關政策未落實前有其他相關措施出台,故相信醫療保險扣稅落實機會不大。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