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觸動了改革的敏感神經

餘額寶觸動了改革的敏感神經

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餘額寶好像是跳下去試了試水深。

目前,這個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隻網際網路貨幣基金,用半年時間在中國擁有了8100萬用戶,超過了中國股民。

近期關於這個貨幣基金該不該取締的話題,罕見地連續一週佔據百度搜索榜首,支持和反對,針鋒相對的文章幾乎每天更新。由於金融體制改革將是全國兩會上關注的一個重點,餘額寶引發的話題愈發引起關注。

全國性電視臺財經評論員日前批評餘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建議取締,將輿論論戰推至高峰。民意很快分野:一些人認為銀行才是“吸血鬼”,一些人相信餘額寶推高了全社會融資成本,還有學者擔心,對於比預料之中來得迅猛的變革力量,中國的金融業有沒有做好準備。

從餘額寶公佈的數據看,“吸血鬼”的批評沒有帶來客戶撤資,此後一週新增600萬用戶,資金仍在加速流入。

“這場論戰好像起了廣告效果,很多人以前其實還不知道餘額寶,或者不知道餘額寶利息比銀行高這麼多。”控股餘額寶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說。

讓消費者大舉存款搬家的動力是,餘額寶利息遠大於銀行活期存款利息。

中國的利率市場執行雙軌制,央行每年發佈針對儲戶的法定利率,但對金融機構間的拆借卻完全市場化。

貨幣基金就好像當前中國流行的團購,儲戶把錢合在一起,委託金融機構與銀行,就可以在利息上討價還價。

傳統的貨幣基金規模並不大,根本沒有引起過注意。而與網際網路聯姻之後,卻顯示出了超出想像的能量——半年累積到近5000億。

一些退休的前銀行業高管以及一些學者接連接受電視訪談,激烈地表達了對以餘額寶為首的網際網路金融的不滿和擔心,認為其掠奪了銀行原有的利潤空間,推高了實業融資成本,甚至加劇了貸款難,並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針對這些擔心,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曾多次赴餘額寶檢查,但至今沒有發佈官方的調查結論。

就連銀行內部也存在嚴重的對立,一些人痛恨餘額寶擠壓了空間,一些年輕人則持歡迎態度,認為這為銀行業勇敢變革注入了外來動力。

還有一些銀行高管內心矛盾。感情上他們視各種“寶”為敵,但理性上他們又更清楚,這是歷史車輪的大勢所趨。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發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發展普惠金融和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但是實際推進中,阻力顯而易見。

據估算,中國活期存款超過16萬億,假如全部被餘額寶搬走,銀行業每年大約有幾千億元的利息將轉而進入儲戶的腰包,而餘額寶和支付寶將得到其中千分之六作為服務費。

如此巨大的利益大搬家,不引發地震是不正常的。

事實上,《決定》中涉及的每一項改革,其路徑可能都跟今天的餘額寶有相似之處——因為涉及巨大的利益分割而迂迴曲折。

中國從上世紀70年末開始改革開放,從財稅體制改革到金融體制改革,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城鄉一體化改革,剩下的都是改革當中難啃的硬骨頭。

從醞釀已久的溫州金融體制改革試驗區,到國務院兩度出臺的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新舊三十六條,都在實際推進中不是一帆風順。

對於過去一年進行中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局主席宗慶後坦言,“中央的決心和行動很大,從企業的切身感受來說,下面的進展還不夠快,效果還不夠明顯”。

已有的一些改革看起來比公眾的期待仍有距離,而自下而上的衝擊又讓人措手不及。餘額寶裹挾著8000多萬用戶,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逼迫各大銀行推出了與餘額寶相似的產品。

馬雲自己評價說,餘額寶就是“把銀行這根老樹給搖了搖”。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振濂認為,這是市場手段對長期以來僵化的金融體系帶來的衝擊,如果不是被市場手段逼到墻角,一些銀行估計還在那裏做“老大”。

這種前所未有的正面衝擊將不同利益的競爭直接公開化。

“不是幕後的暗暗較勁,而是公開的論戰和博弈。”一位財經評論者在博客上寫道,“這在中國其實還很新鮮,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看客和爭論者加入。”

輿論稱,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利益辯護,但對政府來說,在聽取各方訴求後,必須想好假如變革來得比意料中要快,對於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有沒有足夠的準備和預案,有沒有辦法把改革在操作層面落實。這也正是今年兩會上最受關注的看點之一。

“這不能看作僅僅是網際網路金融的事,這裡面大家關心的是到底夠不夠公平,公開透明,同一件事,誰能做,誰不能做,是市場說了算,還是少數人說了算?”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

“公眾現在更關心各種‘寶’向金融壟斷發起的挑戰最終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改變,更期待從中看到改革的決心和行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