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商:按重計恐墊錢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當局建議部分私樓垃圾採用「按重量」收費模式,有私營廢物收集商認為,一輛垃圾車混雜多個屋苑及垃圾,難以計算攤分垃圾費,更有可能要他們墊支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入閘費」,難以運作。促請當局容許非食環收集商,都可用指定垃圾袋收費,如未達成共識,不排除私營垃圾收集商罷收垃圾三日以作抗議。 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譚志華指出,全港有六百五十輛垃圾車,當中三百多輛是食環署外判承辦商,二百多輛是私營垃圾車,食環署只有六十輛。他指,部分私人屋苑垃圾站的設計,無法讓食環署垃圾車駛入,要用私營廢物收集商,但這類被列為用「按重量」收費。他指,一旦實施按重量收費,私營廢物收集商不但要墊支入閘費,更擔心住戶計算攤分方法有爭拗,最終難以收回費用,已約見環保署了解,不排除發動罷駛三日抗議。 恐住戶計算攤分方法有爭拗 譚志華認為,應容許私營垃圾商都接收指定垃圾袋的垃圾,他們只收運輸費。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亦指,按重量收費其實不夠按袋收費的減廢力度,長遠應考慮方法過渡。 「121C回收社」去年六月起,在中西區四十幢單幢樓試行按袋收費模式,計畫總監周錦輝指出,「三無大廈」只靠聘請清潔工處理垃圾,「與住戶溝通、貼通告,都是靠他們」,故易辨認出住戶。一旦有人未有按規使用指定垃圾袋,相信清潔工能幫忙執法。周錦輝認為,垃圾徵費不是「洪水猛獸」,只是推行初期,政府須配合區議會加強宣傳。 家庭主婦鍾太一家三口居於西營盤源輝閣近二十七年,是垃圾徵費試驗計畫用戶。其家中平均每日有一袋五公斤垃圾,主要是廚餘湯渣,在新規例下,預計每月支付十六點五元垃圾費。她認為金額可接受,不會構成負擔,又指習慣掉垃圾前,順手將可再造物品包括玻璃樽、報紙取走,令垃圾容量少近半,亦可賣給回收商,「每個月賺十幾蚊,都可幫補(垃圾費)。」記者 文羨怡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