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同心同德 無懼產後抑鬱

心理上對寶寶過分擔心,是產後抑鬱其中一個病徵。
心理上對寶寶過分擔心,是產後抑鬱其中一個病徵。

媽媽是一份「24小時的工作」,含辛茹苦,不少人更患上產後抑鬱。有醫生表示,新冠疫情下個案有升勢,其成因眾多,包括自身情緒病、社會及經濟壓力等。若不正視,或影響媽媽身心及寶寶成長。而伴侶應避免責罵太太,多花時間在她身邊,建立安全環境予寶寶等。醫生認為「一日一粒藥」可能是比較簡單的治療方法,可讓其盡快康復,重拾媽媽的角色,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疫下患病風險較過往高

產後抑鬱的成因跟普通抑鬱症相若,也跟過往的病史、生產前後的壓力,例如寶寶有併發症、家人缺乏支持等有關。精神科專科醫生汪嘉佑稱,媽媽懷孕過程賀爾蒙變化大,易有情緒反應;若反應持續或強烈,變成惡性循環,負面情緒會愈滾愈大。疫情前,約半數媽媽產後首兩星期出現輕微情緒困擾,10%至15%產後兩個月出現產後抑鬱;在疫情下,多6%抑鬱症個案,故預料患產後抑鬱的風險比以往更高。

汪指出,產後抑鬱的病徵,除一般的抑鬱徵狀外,在心理上會過分擔心寶寶,譬如持續擔心寶寶生病、認為「自己是個差勁的媽媽」、自己「欠咗寶寶」而在行為上傷害到寶寶。他舉例,有媽媽曾聽到有輕微鼻鼾便拍醒寶寶檢查,這行為長遠會影響其發展。另外,若媽媽情緒長期低落、沒有精力、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認為世界只剩下自己及寶寶等,都可能是抑鬱的症狀。

產科護士會在媽媽生產後,使用「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篩查媽媽是否有情緒問題,而醫生評估時,除診斷是否有抑鬱外,亦重視媽媽對自己及寶寶的風險,及分析照顧寶寶的能力。另會建議媽媽抽血檢查,撇除貧血、甲狀腺功能問題而導致像產後抑鬱的病徵。不過,亦有媽媽雖知道自己情緒有變化,但因投放大量關注在寶寶身上,而沒有空間及意願求醫。

宜趁BB睡覺做喜歡的事

治療方面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汪稱,選擇藥物要考慮媽媽是否正在哺乳,部分抗抑鬱藥物在懷孕及哺乳期間服用有充分的安全數據,經藥物治療,平均在3至4個月內明顯好轉,再視情況於6至9個月後考慮停藥,讓腦部有時間調節血清素的製造及分泌,若太早停藥會增復發機會;而複雜個案則需配合心理治療。

汪指伴侶支持很重要,爸爸應跟媽媽建立夥伴關係,一同照顧寶寶。若另一半患上產後抑鬱,爸爸應表現出是同一陣線、給予媽媽尊重、多跟媽媽傾訴、留意媽媽有否自殺風險等。媽媽也宜在寶寶睡覺時,抽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記者莊得盈

汪嘉佑表示,產後抑鬱主要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莊得盈攝)
汪嘉佑表示,產後抑鬱主要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莊得盈攝)
疫情之下,醫生預料患產後抑鬱的風險比以往更高。
疫情之下,醫生預料患產後抑鬱的風險比以往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