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量返疫前 明年中始復見

航空公司及人手等配套仍需時復常。
航空公司及人手等配套仍需時復常。

隨着本港防疫措施鬆綁,旅遊業苦捱3年終於「柳暗花明」。不過,旅遊業議會指,雖然行業前景向好,但旅遊配套仍未完善,預料至少明年才能全面復常,而行業自身亦要改革,配合個人遊發展及推動深度遊,又認為港府宜推出「貼地」的措施助旅業復甦。學者則認為,本港未來應着重高增值旅客,發展特色文化遊,令遊客感到新鮮。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她對本港旅遊業未來一年的前景有信心,認為旅遊是生活一部分,加上本港過去幾年有大型基建落成,已經重新定位,但由於航空公司及人手等配套的準備仍未充足,預料於明年至年中,生意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倡設機場稅短期優惠

港府早前指會與旅遊發局推出「Hello Hong Kong」的大型宣傳活動,宣揚香港復常訊息,吸引國內外旅客重返香港。徐王美倫認為當局除了向外進行大型宣傳,亦需要推出「貼地」而實在的優惠,才能吸引遊客來港,她建議當局提供機場稅短期優惠,刺激旅客、港人出入境。

旅行社亦要轉型。徐王美倫認為,現時更多人喜歡個人遊,傳統旅遊可思考如何調整配合個人遊模式,例如協助安排旅客抵達較偏遠難去的景點,以及發展深度旅遊,例如安排露營遊等,並且需要培養不同語種的導遊,以便接待來自更多地方的旅遊團。她又建議將部分社區隔離設施,以相宜的價錢租予來港的學生,解決他們在港找不到合適的住宿的困難,促進遊學文化交流。

個人遊復甦步伐較快

專業教育學院酒店及旅遊系前系主任黃家榮亦表示,業界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但旅遊需要時間規劃,而對各國針對本港的出入境政策亦令旅客考慮來港行程時有顧慮。他認為首批恢復來港的旅客是商務旅客,包括會議展覽客人,而個人遊的復甦步伐較團體旅客快,亦難以像以往每日有百團旅客訪港。

黃指,本港以往旅客消費模式是高量、低值,人流很多,人均消費不高,但在零售消費高,目前本港應着重高增值旅客,旅遊體驗的消費多於購物。他建議發展一些本地的特色旅遊景點,更有利於體驗式旅遊,相信若發展出深度遊,相信對於5年前,甚至更久之前曾來過香港遊玩的遊客,也會覺得新鮮。

學者認為首批恢復來港的旅客是商務為主,包括會議展覽客人。
學者認為首批恢復來港的旅客是商務為主,包括會議展覽客人。
黃家榮指深度遊有助吸引曾來港的旅客重臨香江。
黃家榮指深度遊有助吸引曾來港的旅客重臨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