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學學生會面臨財政困難 部分經營福利社支撐運作

【Now新聞台】八大院校學生會不少已停運或面對財政困難,有學生會靠經營福利社收入,繼續運作,他們這一年如何過。

在校園賣零食、文具等,同學稱為「福仔」的福利社,是浸大學生會其中一個主要收入來源。

署理會長郭朗峰指,去年中起校方停止代收會費,每學年少約一百萬收入,「福仔」以及康樂活動就成為連結同學的橋樑。

浸會大學學生會署理會長郭朗峰:「有些浸大學生都以為浸大學生會是否已經死了?其實,第一步最重要令學生知道學生會仍存在,仍為學生服務,然後才提出一些議題,讓校內同學開始關注。例如外務議題,之後如何再做另一步,是再之後的做法,但現階段做頭兩步已令我們很吃力。」

八大院校已全部停止為學生會代收會費,部分甚至收回學生會會址。仍能如常運作的少之又少,浸大學生會亦連續三年「斷莊」,無人繼承,已「滯留」三年的郭朗峰坦言,大環境下都多了顧慮。

郭朗峰:「學校都尚算願意和我們溝通,可能有些不同的議題,之前學校(封鎖)出入口政策、打針的政策,我們學生會都有疑問想問學校,學校的高層聽到我們有擔憂,都願意和我們約見。這幾年可能因為無力感,有些人可能已不想再關注了。是困難的有些議題,有些議題可能講完,可能他們當刻記得,但難保之後就會遺忘。其實,外務議題要一直做資料,製作懶人包、辦活動,保持有些事要翻熱。」

經歷反修例時期,校園外曾烽煙四起,再走過三年疫情,一切逐漸「復常」,他希望同學,仍不會忘記大學生的責任。

郭朗峰:「明白大家經歷這幾年,社運、疫情之後,其實大家生活都很累了,但除了要忙於生活,都應該要多點留意學校、社會發生的事。『頹』不要緊,但『頹』過後總要再站起來,仍需要做我們可以做到的事。」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