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廢急起直追 慎防欲速不達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環境局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積極推動源頭減廢,打算在未來兩年啟動諮詢或立法的收費項目,多達五個。當局需要綜合評估市民的承受能力,避免措施激起公眾不滿。 本港三個垃圾堆填區預計未來幾年滿溢,單是擴建原有堆填區已經受到不少阻力,要新闢堆填區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減少廢物棄置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要把棄置量減到最低,主要靠三個途徑。其一是從源頭做起,減少廢物生產;其二是做好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其三是利用焚化爐轉廢為能,燒剩才運去堆填區棄置。 此中源頭減廢最符合環保理念,對市民生活的直接影響卻最大,牽涉到個人消費習慣,要減少浪費,一些「污染者自付」的措施,要市民掏腰包付出代價。 推行環保 須顧市民負擔 現時本港每人平均每日生產家居廢物一點三六公斤,扣除回收再造,棄置量是一點二七公斤,而垃圾處理成本每公噸五百二十元,有人推算政府如果要收回成本,平均每人每月垃圾處理費約二十元,加上未來兩年打算立法的擴大膠袋稅徵收範圍、就電器電子產品和飲品玻璃瓶的生產者責任計畫、建築廢物收費,都直接或間接增加市民的負擔。 本來,做好廢物回收,有助減少垃圾棄置量,降低處理成本,減輕市民的垃圾費負擔。以現時廚餘佔垃圾棄置量接近四成半,如果有完善的廚餘回收再造系統,已經可以大減送往堆填區的棄置量。 可惜,現時無論是廚餘回收及處理的硬件設施,以至回收再造成肥料的產品市場需求,都沒有形成一套物盡其用的機制,環境局估計需時數年,覺得已經等不及。 至於焚化爐,政府已經向現實低頭,部署興建,而且跟先進國家潮流美其名為轉廢為能設施,為其套上環保光環,指出本港在轉廢為能方面落後於先進地區,但是要落成計畫繼續一波三折。 充分醞釀 才能水到渠成 為了紓緩堆填區的負荷,環境局選擇短期內加強力度推動源頭減費,以社會動員和政策立法雙管齊下,包括推行「惜食香港」運動,以及各項徵費,再配合需時興建的廢物處理設施,以四年後人均垃圾棄置量縮減兩成為目標,到二○二二年比現時減四成。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出,二十年前,香港和台北的人均垃圾棄置量相近,自此台北和首爾透過廢物按量徵費的經濟手段,大減垃圾量幾成。他指《藍圖》重點之一就是香港如何追回這二十年的差距。 減少浪費是社會共識,膠袋稅是社會動員教育和立法的結晶品,得到充分醞釀而水到渠成。減廢不宜單為「急起直追」,而忽略考慮社會其他範疇,包括通脹因素和市民負擔能力。當局認為所訂目標進取又可行,這需要因時因地制宜,避免觸發社會反彈,欲速不達。 (社論)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