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長壽,更要健康

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助理教授米蘭達.歐爾(穿白袍者),在她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溫斯頓-塞勒姆的實驗室檢視小鼠大腦的影像。歐爾在人類大腦中發現了衰老細胞,這對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她發現衰老細胞是帶有濤蛋白纏結的神經元(許多都有,但非全部)。現在她正試圖判斷是衰老造成纏結,還是纏結導致衰老。攝影:大衛.古騰菲爾德 DAVID GUTTENFELDER


要長壽,更要健康

撰文:李永適
攝影:大衛.古騰菲爾德 DAVID GUTTENFELDER

---
我們常常用「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等語來祝福長輩,但是長壽真的是一種福氣嗎?攝影師張國耀曾為許多百歲人瑞拍攝肖像,但在拍攝過程中他驚訝地發現許多老人家並不享受長壽,反而有趕快走完人生歷程的願望(見本刊2015年3月號)。

幾年後我的父親也說出這樣的話。父親晚年失智、失明,以至於難以接收外在訊息,看著曾經精力旺盛、聲如洪鐘的父親,只能沉默地埋首在自己的世界,我深刻理解那些老人們的心情。父親89歲辭世,稱得上高壽。但這也讓我深刻體會,衰比老更可怕――沒有健康的身心,延長的歲月可能只是折磨。

如今,科學的發展讓我們能一窺人類戰勝衰老的可能,至少科學家已經能讓小鼠延年益壽了,而且牠們不僅更長壽,還活力充沛、老當益壯。在本期雜誌裡,作者法蘭.史密斯報導了在抗衰老領域的許多新進展,我們已經對細胞衰老的生理機制有了新認識,甚至在動物實驗中實現了逆轉老化。要把這樣的研究結果運用到人類身上,或許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畢竟這已不是海市蜃樓般的幻想,而是可以期待的目標了。

在這個目標實現之前,史密斯引用了學界已經知道的長壽祕訣,值得在這裡重複一遍:「有五種習慣或許可以使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4年、男性延長12年,分別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運動、健康的體重、不吸菸以及不過量飲酒。」

新年伊始,祝願讀者和家人也都能掌握這五個習慣,為將來更美好的老年生活奠定基礎。

#總編輯的話

馬上訂閱    


香港7-11及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店有售。

《國家地理》雜誌  香港訂閱優惠

#總編輯的話

#國家地理雜誌

#總編輯的話

#國家地理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