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影業股升勢短癮 專家:投機多過投資

北京文化同樣是《戰狼2》的主要投資者。
北京文化同樣是《戰狼2》的主要投資者。

內地新春票房超過6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內地相關影業概念股,炒作一兩日後已經打回原形,業界指由於中國對電影內容審批越來越嚴格,政策風險難抵實際效益,相關股份投機成份高於投資價值。

《流浪地球》已衝破40億元大關,超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史上票房第2高的電影,僅次於2017年上映的《戰狼2》。說到兩套電影相同之處,除了都是由吳京主演之外,都是由北京文化(000802.SZ)為主要投資者,投資金額不多於1.075億元。根據購票平台貓眼估算,《流浪地球》最終票房達52億元,有券商據此測算,北京文化獲得收入約2.5至3.5億元。

北京文化自去年《我不是藥神》後,兩年內已有3套電影成功打入中國最高票房十大,作為進入電影市場的「初哥」,風頭明顯蓋過華誼兄弟(300027.SZ)、光線傳媒(300251.SZ)等龍頭。但票房獲利只能對股價有短暫刺激,由農曆假期前13.19元,自2月11北京開市不久後升停板,翌日升至15.17元,之後輾轉下跌,現在13.5元左右徘徊。

近年中國流行用「爆款」來形容票房爆發式增長的電影,翻看北京文化的股價,每有「爆款」電影,都能令股價短期內急速上升,但不久就會「打回原形」。如《戰狼2》2017年7月27日上映時,北京文化由當天開市13.49元曾急升至8月7日22.42元,升幅超過六成,但不久股價明顯回吐,至11月返回13元左右水平。去年7月5日《我不是藥神》上映,資金在數天前已開始炒作,由7月2日10.5元升至9日最高17.18元,升幅達六成。但隨即大幅下跌,8月初已返回10元水平。

北京文化可說是近年中國影視圈的「程咬金」,前身為京西旅遊,主要承包北京潭柘寺、戒台寺等景點經營,期限至今年6月1日,1998年在深交所掛牌。至2002年至2003年,京西旅遊陷入持續虧損,面臨退市風險,到2010年引入中國華力控股,但業績未見改善。在2013年開始轉形,先後收購摩天輪文化傳媒、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星河文化經紀等公司。2014年10月更名為北京文化。公司2017年分別實現淨利潤為3.1億元。2018年的半年業績顯示,公司影視文化業務收入達到2.53億元,同比增長1.22倍,淨利潤4,423萬。

內媒引述影視行業分析人士指,由於北京文化規模小、波動較大,一旦有一兩部電影片票房不佳,會大幅削弱大部份「爆款」影片的收益。而不少電影都會由發行人「保底」,如《二代妖精》、《我不是潘金蓮》、《鐵道飛虎》等,全部因票房不佳而需減值,「反而光線這樣的大公司,之所以有估值支撐,因為公司出品影片數量較多,業績不確定性沒那麼大,票房的平均增長有保障,而且其能夠把控整個製作過程,能保證影片質量。」

今年迄今,北京文化股價累升21%、華誼兄弟及光線傳媒分別升6%及7%。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影業(1060)及IMAX中國(1970),分別升9%及跌3%。

記者:梁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