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往事】黑幫梟雄的黃金時代



《上海灘》中許文強和丁力的幫會情仇、黃埔灘頭黑幫爭霸,情節精彩豐富,成為不少電影及電視劇題材。中國近二、三百年出現現代「黑幫」,起初與宗教和行業勢力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社會中地下秩序。

民國一段時期,最著名的三個黑幫組織是洪幫(亦稱三合會)、青幫和哥老會(亦稱紅幫)。這些幫會通常由被欺壓的人聚集在一起,壯大勢力,保護自己,對抗不公。當勢力強大到某種程度,幫會就獲得權力,掌控命運,甚至割據一方。

晚清民初是中國幫會黃金時期,當時國家權力分散,政府管治能力不足,令幫會力量乘虛而入。幫會極少提出獨立政治立場,多數會勾結政府分享權力,同時約束自己不至於踩過界,在正常社會之下建立一個黑社會。

以「青幫」為例,原本由一班漕運水手組織而成。清朝末期,漕運由河運改為海運,以漕運為生的人便大量轉移到當時全國最大的海運中心—上海。這些移民人生路不熟,需要互相照應,幫派組織便迅速集結,依靠組織力量謀生。當時上海是一個權力分治的城市,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行政、立法各自獨立,令幫會勢力有了崛起之機。

上租界當局為了管治方便,熱衷招募華人巡捕維持治安,尤其是招募熟悉黑社會、可以打聽風聲的幫會成員。海青幫三大頭目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都是由巡捕起家,逐步壯大幫會勢力,後來成為「上海三大亨」。

這個時期的黑勢力沒有被打壓,反而與租界內權力勾結,成為租界當局維持治安的依靠。租界當局面臨財政困難時,便會利用青幫的名義設立煙館、賭場、歌舞廳等謀取私利,青幫因此從中得益,控制這些暴利商品的買賣特權,財力之雄厚幾乎可以稱霸一方。

之後,上海的青幫更是成為國民政府打壓政治對手、管治百姓的有力工具。國民政府向青幫三大頭目授予軍政要職,配合經濟手段籠絡,令青幫得以在協助國民政府禁煙的時候,另一方面壟斷鴉片買賣,幾可隻手遮天;設賭場牟利的同時,又為政府提供財源。

原本在底層社會中掙扎生存的幫會勢力,趁著民初混亂政局的時間崛起,合理化自己的力量,造就了中國20世紀初的「黑幫黃金時代」,出了不少亂世梟雄。
相關新聞 最具殺傷力的漢字
Bastillepost 巴士的報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