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展開五年「地球保源行動」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不少院校都致力推廣減碳排放,中文大學去年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五千四百萬元,推出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畫,包括為三十所中小學及十所非政府機構進行碳審計及制訂減排方案,並於中大校園成立氣候變化博物館,預計今年底開放。 中大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五千四百萬元,去年六月推出為期五年的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Gaia),包括推行減碳夥伴計畫、環保教育活動及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昨為計畫辦啟動禮。出席的馬會董事范徐麗泰指,中大作為綠色大學,在環境研究及教育課程具堅實的基礎,認為計畫可向公眾傳遞環保意識,並配合政府政策,助社會可持續發展。 「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夥伴計畫」為「地球保源行動」項目之一。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指,首兩年將安排工程師組成的綠色社群團隊,為三十所中小學及十所非政府機構進行碳審計,包括檢測樓宇結構、學校推廣環保的情況等,按學校情況制定減排方案,並助學校向政府申請資金實踐方案。 計畫總監楊詩詩則指,現有七所小學、十四所中學、三至四所非牟利院舍參與首輪試驗,當中大多屬校舍樓齡高、缺乏資源推廣環保、熱衷於建設綠色校園的學校,認為計畫可助參與機構優化減排措施,達更佳環保效益。 為讓大眾了解地球的氣候變化問題,計畫包括於中大康本國際學術園設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馮通指,館內將展示極地探險家李樂詩過往到訪「三極」採集的岩石、動物展品及照片等,並以投影模擬北極生境,讓參觀者猶如親歷其中,亦會展出中大遙感星站收集的數據及研究,預計今年底開放參觀。 另外,計畫每年將以不同環境議題,舉辦學術會議、公開論壇及環保嘉年華等,包括昨日舉辦的「中國環境保護四十年」學術論壇,邀請國際專家就環境政策等作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