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發現11種蝦敏感相關致敏原 有助精準診斷食物敏感

【Now新聞台】中文大學醫學院聯同泰國研究團隊成功透過血清過敏測試,確認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有助更精準診斷食物敏感。

不少人吃海鮮會出現敏感症狀。

劉太20歲的兒子,3歲時診斷出對蝦敏感,到15歲時醫生說可以嘗試吃蝦類食物,但仍有過敏情況。

食物敏感患者母親劉太:「例如有時『打邊爐』,鴛鴦鍋的湯有小小混合時,都有機會激發敏感,但未算很嚴重,都是例如喉嚨痕、出少少「風癩」,很快都會止到的。」

蝦敏感是本港最常見的食物敏感。中文大學醫學院聯同泰國研究團隊在兩地招募85名五年內曾至少兩次食用蝦後,出現即時過敏反應的人士,利用他們的血清樣本,測試出大虎蝦中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有助更精確診斷對蝦敏感的患者。

中大醫學院兒科教授梁廷勳:「靠臨床病歷,吃了某些食物,可能蝦或其他,譬如奶蛋,其實原因有很多種,吃了蝦可能處理得不好,可能有些其他原因,不舒服就當作是敏感,研究能更精準診斷及預測到是否真的蝦敏感,以及就算敏感有多嚴重,經我們分子測試就幫到。」

團隊又發現即使是同一種蝦,香港和泰國流行的主要蝦致敏原存在差異,可能與飲食習慣及環境相關。研究團隊將會與科技公司合作,生產蝦類致敏原的過敏血液測試。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