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科研團隊以無人機拍攝 統計馬蹄蟹數量

【Now新聞台】今日是國際馬蹄蟹日,有團體聯同中大團隊用無人機做實地測試,希望可以更準確統計馬蹄蟹的數量。

在沙裡面若隱若現,不細心看真一點,幾乎看不到——原來是人稱「活化石」的馬蹄蟹。在香港有兩種,分別是中國鱟和圓尾鱟,通常在4至9月繁殖。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會和中大科研團隊合作,以下白泥為試點,利用無人機技術拍攝記錄馬蹄蟹的蹤跡,再用人工智能識別,可以更有效統計馬蹄蟹數量。

中大機械及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曦:「如果用傳統方法做馬蹄蟹保育,始終有人走過去,我想走過去,這個動作本身也是對牠們棲息地的一種侵犯,不利於保育。如果用這些新的技術,可以降低時間和人員的成本。」

不過團隊說,要收集大量數據建立資料庫,需時約1至2年,希望將來提供數據給政府參考,幫助規劃保育區。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及社區合作經理溫翰芝:「我們第一階段,希望可以辨認到馬蹄蟹的個體,去幫我們數數目,以及如果將來我們可以伸展到看到他們分布的位置,會否某一些地方特別聚集多、有些地方比較少,我們可以更聚焦保育這個物種。」

市民來到下白泥,可以把海邊的垃圾執走,為馬蹄蟹提供一個乾淨的棲息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