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識新課程教經典

中大通識新課程教經典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今年踏入五十周年的中文大學,早於創校時已開設通識教育課程。時至今日,中大學生除須修讀大學以及書院通識課程,更新增通識教育基礎課程,開拓以閱讀和討論經典為主的學習模式。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主任梁美儀期望,新課程能增加學生的共同學習經歷,並培養他們寫作及主動參與討論的能力。 中大擁有數十年推行通識教育課程的經驗,即使去年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相對通識課程的改動較其他院校小。身兼大學通識教育副主任的梁美儀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大在○四年把大學通識教育規劃為四個範疇,分別以「中華文化傳承」、「自然、科學與科技」、「社會與文化」及「自我與人文」為主題,打破傳統學科的分野。但她坦言,學生大多不理解修讀通識科的意義,中大趁「三改四」的良機進行全面檢討。 「雖然大學通識教育四個範疇能擴闊學術視野,但學科之間欠缺聯繫,同時難令同學之間擁有共同學習經歷,因為大家選修的通識科都不同。」梁美儀表示,為補救不足之處,中大遂於○六年開始籌備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並於○九年起試行,至去年九月「四年制」下,正式全面推行。 梁稱,新課程分為「與人文對話」和「與自然對話」兩個必修科,合共佔六個學分,通過小班授課的經典導讀課程,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與人類社會切身的大問題。她表示,現時有二十七名來自不同學科的老師任教該科,「學生平均一星期需閱讀二十至八十頁文本,視乎不同課題而定。」文本例子包括《論語》、柏拉圖的《會飲》以及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等。 對於基礎課程已正式推行了一年,梁美儀承認,學生曾對閱讀經典文本有微言,普遍的反應是功課量多,除了閱讀,還有小測、課堂討論及論文等,「但他們勝在主動活潑,課程成功引起學生之間的討論。」她透露,文本的選材最快要在兩年後才檢討,但有機會微調閱讀量。 此外,由於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要求學生在課程結束前呈交論文,梁美儀表示,大學通識教育部與語文自學中心合作,教授學生撰寫論文的技巧;中大亦因而新設「通識教育學生論文獎」,以肯定學生的努力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