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獎學金 鼓勵新生公院任義工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為鼓勵及培養醫科生服務貧苦病人精神,中文大學醫學院下學年向醫科新生推出獎學金,學生須到公立醫院志願服務,體驗前綫醫護人員厭惡性工作,學院每年最多向十名服務傑出的學生,頒發約十萬元獎學金,每名學生在學期間可最多獲五十萬元。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稱,申請學生家境不限,最重要具「服侍」病人心志;學院九月亦將優化六年制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重視醫德倫理及採用新教學法。 中大醫學院下學年推出「吾生有杏」獎學金,院長陳家亮指,得獎的醫科新生除了須文憑試成績優異,及獲中學校長推薦,亦須一年級起到公立醫院志願服務,在病房從事醫護人員的厭惡性工作,「例如倒排泄物、為失禁病人清潔更衣等。」 他指「有心」學生參與此類社會服務、能表達當中體會和心志,以及成績優異,每年將獲約十萬元獎學金,最多十名得主。陳家亮強調申請的學生家境不限,「不應區分學生富貴貧賤,只要他們有心有力,希望服務普羅大眾。」學院將每年重新遴選得獎學生,每名醫科生最多共獲五十萬元。 「不但要求成績優異、入學時有中學校長就新生以往的社區服務記錄推薦,得獎者也需要每年讀醫時,表現具服務心志。」陳家亮解釋,獎學金希望醫科學生保持熱誠,及早讓學生到公營醫院「服侍」病人,減低真正成為醫生時,想像落差。 另外,醫學院去年新設醫學教育部,並於下學年起優化六年制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陳家亮指改革教學全因醫學科技日新月異,如漸普及的個人化醫療、基因醫學可製造「超級BB」,衍生倫理問題,「傳統的解難及系統為本的學習模式,及單向傳授醫學知識,已不敷應付新一代醫生的工作需求。」 現時「生命倫理」為醫學院必修科,陳家亮指曾邀請學生參與革新課程,來年將更重視醫學道德;又以美國「翻轉課堂」模式,學生網上預習教授錄製的教學短片,課堂則着重師生交流討論,增強學生溝通能力,有助將來接觸病人家屬,及與醫療團隊合作。他補充新課程設師徒制,課餘緊密聯繫,在課程初期提供臨牀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