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面癱效果佳

面癱即指面部肌肉癱瘓,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面神經受損而引起的病症,多發生於單側,主要表現是面部運動功能障礙,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面部表情怪異、僵硬等。面癱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很大,它不僅影響到患者的美觀,同時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都有嚴重的影響,若未能恢復者則可導致面癱後遺症。在面癱防治中,一要加強鍛煉,定時休息,增強自身的體質和免疫力;另一方面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久坐或站立於當風位,尤其流感季節應避免到人多地方,可減少病邪的入侵。

患者一旦發現面癱,早期治療尤其重要,可以選擇西醫與中醫相結合的治療方案,一般在首2周至1個月期間治療最有效,應抓緊這個治療黃金期。若效果欠佳者,則要重視恢復期(1至3月)的治療,3個月內是治療的關鍵時期,宜堅持不間斷治療,直至痊癒。臨床上治療面癱方法很多,中醫師會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病情,辨證選穴及處方用藥,並結合不同針灸按摩手法等綜合治療,可以達到標本兼治,以防留下後遺症。針灸是治療面癱的主要方法之一,急性期應適當進行每周3至5次的針灸治療,恢復期及後遺症期宜進行每周2至3次的針灸治療。

此外,我們若配合合理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下面介紹兩則食療:

  1. 防風粥

防風10至15克,蔥白10克,粳米30至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本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肉酸楚等。

  1. 參芪烏雞湯

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薑2片,煲湯飲食。本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面癱患者使用。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倫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