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作者:政治開明利創作

【星島日報報道】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的《人民的名義》,因官場爭鬥情節逼真,今年春季推出後受到海內外觀眾熱捧。昨日原著小說作者周梅森來到香港書展談創作心路,感謝官方及年輕觀眾的支持,「能出這個作品,我覺得也是一種政治開明,一種社會進步的結果。」 現年六十一歲的周梅森筆耕不輟,創作了二十多本反映社會問題、官場爭鬥的中長篇小說,不少被改編為熱門電視劇。然而隨着廣電總局○四年下發反腐劇禁令,周梅森也因此停筆八年。直到中共十八大之後掀起反腐風暴,反腐劇才重新得到了官方青睞。一五年應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多次邀請,周梅森同意再度「出山」撰寫《人民的名義》。 周梅森表示,面對中國嚴格的電視劇審查,本片的創作空間前所未有。「以往這些『秘書幫』、『漢大幫』這些(幫派)都是不能提的。之前我有作品改了九百處都差點被『槍斃』了。」為此,片方做好了刪改準備,在送審五十六集樣片之前,只簽訂了四十五集的製作合同。然而最後廣電總局不僅只剪掉一集,還對影片給予了高度評價。 政治上突然釋放創作空間,讓文藝創作者和市場都始料未及。周梅森感歎「沒有想到這部劇找投資會這麼艱難。」開拍之前沒有任何一家大型專業影視公司以及電視台敢投資,反而都是朋友之間慷慨解囊。所幸,劇組開拍後終於等到了風格大膽的湖南台簽下獨家播放權「後來他們是賺大了!」 目前《人民的名義》小說銷量超過百萬冊,網絡播放點擊量超過三百五十億。年輕觀眾超過半數,也改變了周梅森對年輕一代的成見。「我以前認為年輕人都不關心現實,喜歡看『垃圾』。但他們說『不是我們不喜歡,是我們的成長經歷中,沒見過中國有政治小說。』我也是有十年沒寫了,反腐劇也有十年不播了。渴望知識的年輕人沒有這個東西,這些話給我很大的震撼。」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