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有血可能跟便秘有關!醫生教你從血便分辨身體毛病

很多人大便後都會檢查廁紙上是否仍有便便痕跡,確保抹乾淨屁屁了,但如果這時發現廁紙上有血跡,驚覺便便有血絲,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次簡介導致不同便便顏色和出血量的毛病,讓你從便便加深對身體的認識。

血便類型 血便主要可分為鮮紅色、暗黑色兩種顏色,而糞便中的出血量,也可分成大便中有血絲、完事後抹拭發現、坐廁中有大量鮮血、大便摻有血液等。 如果糞便是鮮紅色,代表出血位靠近肛門,例如是直腸或結腸等部位;如果糞便是暗黑色,代表出血位較靠近上消化道,因為血液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經腸道排出,所以血色會偏黑。 血便原因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導致的血便大多是鮮紅色,或大便中有明顯血絲。通常感染急性腸胃炎的患者,都是進食了受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感染的食物,導致腸道潰瘍而出血。 這類患者通常都伴有嘔吐、肚痛、腹瀉等症狀,以及在進食了受污染的食物後數小時內便開始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如遇以上情況應立即求醫。 痔瘡 痔瘡可說是最常導致血便的原因。痔瘡所致的出血量會較多,而且呈鮮紅色,或因為排便時擠壓到痔瘡導致出血,所以鮮血會沾在糞便末端。 長期排便用力不當、缺乏食物纖維等,都會引致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腺受阻,誘發痔瘡。痔瘡患者多數都有肛門痕癢、疼痛等感覺,以及在大便完事後清潔擦拭時或會感到痛楚。

慢性腸炎 一些非細菌感染的慢性腸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通常在接受身體檢查時才會被發現,這類病症會導致腸道黏膜發炎,甚至潰瘍。慢性腸炎患者會反覆出現鮮紅色的血便、肚痛、肚脹等情況,長期下去有機會出現關節痛、營養不良。現時慢性腸炎的明確成因未明,如有持續出現腹痛、腹瀉,最好求醫作詳細檢查。 便秘 便秘可算是一種都市病,皆因普遍上班族平日飲水少,以及吸收的纖維不足,令糞便變得堅硬,難以排出。如果排便時太用力,或者糞便太硬,導致排便時擦傷肛門,都會導致大便中出現血絲,或者擦拭時有血。大家平時應多吸收纖維,以及多喝水,才可以令大便容易排出,防止便秘。

大腸癌 腸道瘜肉是引致大腸癌的主要元兇,如果排便時,糞便擠壓到腸道瘜肉或腫瘤,又或者腫瘤已經侵蝕血管,就有機會排出偏鮮紅色的血便。 不過,很多早期腸道瘜肉以及大腸癌都是沒有任何徵狀,所以大家平日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如年過50,最好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早作預防。 Text/ 吳芷琳醫生 Edit/ Ada Lee Image/ Picjumbo, giphy, Lip & Hip MV截圖 吳芷琳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吳醫生為腸胃肝臟科醫生,曾在一復康醫院開展了肝臟腸胃科及內視鏡服務,並致力推動大眾對乙型肝炎及大腸癌篩查的認知和教育。

延伸閱讀:多吃外賣易水腫!想去水腫可以吃高鉀質食物 但有兩類人要小心

相關文章:

4大原因令女人更易生痔瘡!不想屁股痛要靠這8種方法

成日肚谷谷究竟是否便秘?可能因為缺水、坐得多

妹仔肚隨時影響約會!醫生教你解決OL腸胃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