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號風球假期日數之統計

每年五月至十月是香港之風季。在這段時間內,香港不時受到來自西太平洋及南海之熱帶氣旋影響,偶然風雲變色,刮起狂風大雨。為了保障員工的安全,大部分機構,包括非緊急政府部門及私人組織均於工作守則上列明熱帶氣旋襲港時之上班安排;例如,當天文台發出八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時,員工均不用回公司辦公。為了方便說明,本文定義這類因熱帶氣旋造訪,而大部分機構之僱員均不用上班之情況為風假。

或許有上班一族好奇地問:「近年之風假日數是否一年比一年為少?」

翻查過去五十年(1967-2016)資料,我們不難發現香港平均每年有一至兩股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八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中,每年此較高信號落入工作天[1]的平均時間為約一天[2]。而於五十年間,有達約七成的年份,均出現因八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而大部分僱員能享有額外假期之情況。

圖一顯示過去五十年(1967-2016)之平均每年風假日數趨勢。我們可發現,過去五十年之十年際趨勢大致呈先跌後升之形態:風假日數首先由1967-1976之平均每年約一天半,下跌至1977-1986之約一天;及後於1987-1996進一步下跌至只餘半天。風假數目其後於1997-2006繼續維持每年半天,但後來於2007-2016則回升至每年約一天。因此,雖然過去五十年之十年際風假日數大致呈輕微下跌之趨勢,但過去十年之每年風假日數則比先前數十年之日數呈回升之短期趨勢。

若按照現時大部分機構制定於熱帶氣旋期間上班安排之標準估計,戰後有個別熱帶氣旋曾為大部分僱員帶來較長之風假(參看表一);當中較矚目的是1960年直趨香港之颱風瑪麗,因當時瑪麗所帶來之風假日數竟達三天之久。另一方面,戰後帶來最多風假之年份為1971年,當年總風假日數達四天半之久。

在以往預測颱風技術及通訊設施還未臻完善的年代,熱帶氣旋之到訪往往造成很大之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但時至今日,由於科技進步,官方往往能於颱風來襲數天前發出預警。因此,大部分市民現時有可能不但不會對颱風到訪像以往般感到恐慌,而且甚至會期待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能於工作天生效,從而能享受半天、甚至一天或多於一天之風假。但事實上,由於熱帶氣旋是一股可對人命及財產帶來極大威脅之天氣系統;因此,在我們期待風假之餘,更應於每年風季來臨前集中做好一切預防措施,應付風季期間可能出現之惡劣天氣。

圖一過去五十年(1967-2016)之平均每年風假日數趨勢

熱帶氣旋名字

風假時段

風假日數

瑪麗

1960年6月7日上午至1960年6月9日下午

3.0

無名

1946年7月17日上午至1946年7月18日下午

2.0

奧西亞

1950年10月4日上午至1950年10月5日下午

2.0

蘇姍

1953年9月17日上午至1950年9月18日下午

2.0

法妮黛

1971年6月17日上午至1971年6月18日下午

2.0

維奧娜

1964年5月27日下午至1964年5月28日下午

1.5

黛蒂

1964年10月12日下午至1964年10月13日下午

1.5

露絲

1971年8月16日上午至1971年8月17日上午

1.5

愛娜斯

1978年7月26日上午至1978年7月27日上午

1.5

林茵

1981年7月6日上午至1981年7月7日上午

1.5

愛倫

1983年9月8日下午至1983年9月9日下午

1.5

表一戰後風假超過一天之個案

[1] 工作天乃指星期一至五;而辦公時間則為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

[2] 於本文中,八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不足或達半天之久被視作半天計算;而此信號生效多於半天或達一天之久則被視作一天計算。

Joe Ling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