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取消器官捐贈 「捐肝天使」鄭凱甄:理解市民憂慮 尊重意願最重要

【本文獲 大城誌 授權轉載。】

六年前,寂寂無名的小文員鄭凱甄,毅然捐出活肝,救助陌生病人鄧桂思,惟病人最終仍然離世。捱了一刀,但鄭凱甄說,至少有嘗試過、有盡力過,無悔捐肝,當年的舉動,令登記器官捐贈的人數兩周增四倍。義人之舉,總能感染他人。

六年後,港府醞釀和中國大陸建立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隨即觸發本地取消登記器官捐贈潮,當局在五個月接獲5785宗取消申請,當中一半有效取消,取消人數較去年同期急增12.8倍。本是助人,但加入中港政治色彩,卻引來社會反彈。

官員出言抨擊,拋下「恥辱」論、「製造假象」論、甚至「擔心香港人愛心」論,市民取消捐出自己的器官,卻遭到一沉百踩,甚至警方展開刑事調查。此情此景,鄭凱甄表示可惜,但理解市民憂慮,器官會被送到哪裡、為何本地不適用,其實欠解說,市民沒有安全感。

時空轉移,再來一次,她或許依然會選擇捐肝,但她不認同捐贈數字倒退,就反映港人沒有愛心的說法。她擔心警方介入調查,更可能進一步令市民反感,卻步器官捐贈:「始終做抉擇和捐器官的都是市民本人,我覺得尊重市民的意願比較重要。」

昔日主動捐肝 願克服痛楚添人生意義

六年過去,鄭凱甄的肚皮上仍然留下「L」形狀的開刀疤痕,色澤開始有點減退,但她表明不介意,真的不要緊,說得豁達。她跟鄧桂思長女Michelle,偶爾還有聯絡,會互相慰問。

2017年,43歲女病人鄧桂思患有腎病和乙型肝炎,覆診時因醫生開漏藥,導致急性肝衰竭,需要換肝。當時年僅17歲的Michelle,希望捐肝救媽媽,但以三個月之差未夠法定年齡,有肝捐不得。鄭凱甄看見新聞,主動致電報章上留下的聯絡電話,她還記得,那時候電話無人聽。

她中五畢業,很早出來工作,日間當文員,晚上多找一份兼職。她怕痛但可以克服,讀書未必很叻,說話也未必很擅長,但看得《海賊王》多,想人生有意義,不介意幫人。她媽媽本身有丙型肝炎,比一般人有較高機會患肝硬化和肝癌,今日她幫人,他日萬一有事起來,她也希望有人願意挺身而出,幫助她媽媽。得到家人的支持下,她走入瑪麗醫院,捐出活肝。

她記得當年抵達醫院後,要進行很多檢查,查看肝藏有否其他問題、適不適合病人等,醫護人員解釋流程,講述手術有何後果,大概就是三個月未能工作、併發的機率、死亡率、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當時她和父母分別要撰寫和簽署同意書,表明同意捐贈器官、沒有被迫成份,也要聲明不認識病人等。醫護人員多次表明,隨時都可以停止捐贈,就算只是純粹感到害怕,都可以立即不做手術。器官捐贈,講求的是一份自願精神。

2017年,鄭凱甄捐出活肝,救助陌生病人鄧桂思。
2017年,鄭凱甄捐出活肝,救助陌生病人鄧桂思。

取消器官捐贈急增 感可惜籲反思原因

當日有份參與換肝手術的盧寵茂,今天正是醫務衞生局局長。他形容鄭凱甄不止救了一個人,而是救了全香港,因為當時登記器官捐贈的人數,在兩星期內增加四倍。

對鄭凱甄來說,一個人的生命走到最後一刻,仍可透過器官捐贈來幫助他人,讓自己的生命以另一個方式延續下去。她說,不論哪個器官,都有很多病人正在輪候,捐贈的比例,往往追不上需求。那時,目睹登記器官捐贈的人數上升,原來自己也能發揮一點影響力,其實很開心。

事實上,根據醫管局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目前共有2594名病人輪候器官,當中以腎臟需求最多,但今年首三個月,只有27個器官由遺體捐贈出來,即使過去三年,也只有徘徊在80個至112個器官由遺體捐出。

今天,取消器官捐贈的數字上升,她固然感到可惜。但她覺得,亦要理解市民為何這樣做,不是無端端有一兩個人突然取消,而是有幾千人取消,那就可能是有種聲音希望表達出來,令政府關注,是不是有新的措施或決定令到市民卻步,減低器官捐贈的意欲呢?

資料來源:醫管局
資料來源:醫管局

女嬰移植大陸心 開啟器官移植互助機制

去年12月,香港女嬰芷希因心臟衰竭需換心續命,醫管局向醫務衞生局申請,安排中國大陸的嬰兒心臟來港,進行移植手術,為本港首次開綠燈,批准大陸器官運港移植。當時有醫生受訪,擔心開壞先例,影響外界對香港器官移植的觀感,因無法肯定器官捐贈者是否出於自願、有沒有出現非法器官買賣等情況,香港多年來未有引入大陸器官。

開啟先例後,港府隨即和中國大陸商討建立恆常的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這五個月期間,衞生署接獲5785宗取消器官捐贈申請,遠較過去數字高,其中2880宗「有效取消」,較去年同期急增12.8倍,另有2905宗因重複取消或未有登記而「無效取消」。港府將這個現象形容為「不排除少數人的意圖是擾亂中央名冊的代表性及增加政府人員的行政負擔」,予以譴責,但認為背後原因多樣,尊重個人自主決定。

威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顧問醫生李錦滔上周向傳媒解釋,指互助機制下,第一輪會先在本地尋找合適病人,「搵晒全香港人,都無一個香港人可以用到你個器官,呢個器官唔用嘅話,其實就會用唔到,就會棄置。用唔到的器官,究竟拎去邊度,可能係大陸、澳門、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係有人用得到,係咪你會覺得唔應該畀佢哋?我宜家問你一個道德倫理問題。」

鄭凱甄的肚皮上仍然留下「L」形狀的開刀疤痕,但她表明不介意。
鄭凱甄的肚皮上仍然留下「L」形狀的開刀疤痕,但她表明不介意。

夾雜政治氣候 機制未明難免有憂慮

鄭凱甄認為,取消器官捐贈的人數急升,或跟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的新政策有關,自己的器官有機會被移送到外地,市民難免會有憂慮。如果是因為香港用不著,因而轉到大陸使用的話,那以往捐贈器官當中,不適合本地病人使用的數量有多少?有多少器官被浪費?那個數字去到哪個程度?還是根本沒有浪費過?這些資料,她上網看不見、找不到。

她覺得市民最大的憂慮在於透明度不足,互助機制在這半年才提出來,此前沒有諮詢過公眾,沒有向公眾解釋,市民未必有安全感。加上這幾年香港的社會政治氣候,也令市民對跨境議題有保留。從取消器官捐贈的數字,正好反映市民對新機制欠缺信心。

她認為當局應舉出案例和數據,例如近幾年,本地有沒有一些器官捐了出來,但沒有用到,可能真的出現比較浪費的情況時,而其他國家或地方有需要的話,香港才去幫忙,那感覺上可能會好一點,會有多少少說服力,釋除市民疑慮。

當局解說過,由於本地捐贈數字低,捐出的器官基本上都會用於本地病人身上,沒有捐出的器官未被使用,反而中國大陸每年有近千器官未能成功配對,或可惠及本港病人。說到底,都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問題。捐不捐器官,遠非一個醫療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如果讓她再選擇一次,她還是會捐贈器官,但希望優先協助本地病人。
如果讓她再選擇一次,她還是會捐贈器官,但希望優先協助本地病人。

不登記器官捐贈 不代表沒有愛心

未疏解公眾憂慮,官員先連番開腔抨擊。行政長官李家超指,沒有登記又取消,是非常可疑、破壞系統的行徑,簡直是「恥辱」的行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就說「想危害我們安全的人刻意歪曲」,有人惡意在網上利用他人名義做出取消的行為,從而製造假象,好像製造到很多人不滿這件事。威院顧問醫生李錦滔更說:「過去那幾年我有少少擔心香港人的愛心減退。」

鄭凱甄表明不認同上述說法,不登記器官捐贈不等於沒有愛心,生活上大小事都可彰顯愛心,不應只歸納於有否登記器官捐贈。如果有人曾經登記到今天取消,豈不是由有愛心變成沒有愛心?這說法說不通,也不適當。她更擔心警方介入調查,或會引起市民反感,進一步影響器官捐贈的人數:「始終做抉擇和捐器官的都是市民,我覺得尊重市民的意願是比較重要。」

作為捐贈者,她都會希望優先協助本地病人,再幫助其他地方的病人,內心之間不會沒有優次之分。但如果今日讓她再選擇一次,她還是會捐贈器官,助人之心始終不滅。這幾年,她已經無做文員,做過社福機構,也考上護理員、保健員等牌照,現在的工作是照顧長者,延續幫人的精神。在自主的選擇下,繼續做有意義的事情。

"本文獲《大城誌》授權轉載。"

相關連結:

《大城誌》原文

《大城誌》 Facebook 專頁

《大城誌》 YouTube

《大城誌》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