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論勢】提防小米變中芯翻版(盧志威)

提防小米變中芯翻版
小米被視作華為被制栽,完全放棄業務之後,中國手機的領軍人物。

小米(1810)被視作華為被制裁,完全放棄業務之後,中國手機的領軍人物,平心而論,這個填補理論建基於買不到華為手機,將會出現轉買小米手機熱潮,市場亦願意為此支付溢價,所以連續做配售,亦都有捧場客支持。

不過,華為最賺錢同時亦最引起忌諱的地方,在於有接近五成的業務來自B2B,並且在某些領域具有領先的5G技術,最後才引發大規模制裁以及孟晚舟事件,可想而知最核心的部份在於技術,而不是零售手機品牌。

科網股中非首選

多年以來,美國的蘋果手機仍然是世界上最賺錢的手機品牌,中國亦有自己的牌子,但無論是芯片以至應用操作系統,都是採取Google或者Apple的制式,達不到自主研發的程度,所以無論如何都賺取不到大錢,頂多是做市場份額,把規模擴大,形成生態圈之後,在其他地方賺錢。

因此才有後來芯片大躍進,強調自主研發,花費天文數字的金額,希望可以追上外國的水平,但是如果全部國產制,相信技術會倒退到iPhone 4的水平,遠遠落後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但是在巨額投資過後,暫時見不到技術上有大躍進,亦沒有公司能夠跑出,中芯國際(981)的股價只是曇花一現,靠回歸A股集資到一大筆資金,小米今次在市場上集資,筆者擔心又再次重演中芯國際的事件,因此在幾隻大型科網股之中,小米並非首選。

盧志威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