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導, 阿里巴巴(BABA)由「國際對沖基金的寵兒」,變成了被Point72、高瓴拋售的對象(Once a Fund Darling, Dumped By Point72, Hillhouse)。 據提交的監管數據顯示,Point72、高瓴、摩爾資本及一眾加拿大與美國退休基金在內的投資者於第四季拋售了1.01億份阿里巴巴的美國存託憑證,合共減少了890億美元的持倉。這是史上對美國上市公司最大的一次減持,是第二大被拋售對象Salesforce(CRM)的三倍以上。 由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曾經是中國新經濟的象徵,不過中國政府對這些急速發展的科技巨頭審查似乎愈來愈「嚴格」。最近的例子為去年11月3日北京在最後一刻叫停螞蟻集團350億美元的IPO,當時阿里巴巴的美股大跌8%,其後股價一直滑落。市場擔心中國監管機構對阿里的嚴格監管會限制其急速發展。此外,監管部門去年年底又立案調查阿里涉嫌逼商家「二選一」而壟斷市場,種種監管都令市場對阿里失去以往的信心。 阿里巴巴的港股(9988)在去年10月28日創下309.4元高位後,受政策困擾,走勢一路向下,最低於11月16日見207.2元。最新報242.4元,微跌0.16%。資料來源:Bloomberg製圖/文字:Market Diges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求多於供】油價今年升幅逾3成近疫情前高位,巴菲特也建倉石油股【關係緩和?】習近平點名表揚阿里巴巴助農脫貧,推舉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市埸熱話】科技股近月急升,是時候撈舊經濟股追落後?滙控、平保近日有轉強跡象【誠哥出招】彭博:李嘉誠擬在美國通過SPAC上市集資;一圖看清SPAC在全球各地有多熱門【股神拍檔】芒格:GME炒作如賭馬,並警告比特幣難以成全球交易媒介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Market Digest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日(24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並表示在今年面對龐大財赤,因此只好「睇餸食飯」。新一份預算案雖在多項政策上面「減糖」,但改為首次向合資格市民派5,000元的電子消費劵。要申請這5,000元電子消費券,你又該留意什麼?據悉,港府計劃聯絡八達通﹑支付寶﹑PayMe等現行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合作,向合資格市民派發消費券。惟該消費券並非一次性派發,將分5個月向市民派發,每月1,000元。另外,在消費上也有限制,市民須於月內在本地實體店或網店消費使用,不能累積,亦不可用於海外消費。消費券計劃最快今年內推出,並會預留6億元作行政費。有本地傳媒引述政府消息人士解釋,該電子消費券計劃並不是用於扶貧,而是希望藉此帶動消費市場,推動本地消費,有一個槓桿作用,幫助復甦經濟。另外,參考國外經驗,密集式地派劵可帶動市民消費意欲,讓更多商戶受惠,避免了僅一次過用於購買高檔消費產品。據政府指,18歲或以上港人及新來港人士皆可申請電子消費券計劃,料720萬人受惠,涉款360億元。 編輯/製圖:Business Diges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商業智慧】誠哥擬在美通過SPAC上市集資,原來其曾多次在大市見頂時套現【商業熱話】李嘉誠重奪香港首富地位,身家升兩成Zoom貢獻最大【商業熱話】中國佔全球稀土產量已由98%降至去年58%【從數據認識經濟】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總數超越三場重大戰爭【香港製造】拜登對WTO延續強硬路線,支持港貨續標「中國製造」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Business 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