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先兆看大便變化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10年大腸癌新症個案有4,370宗,死亡人數為1,864宗,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大腸癌的形成與不良飲食有密切關係,本港醫學界預料,大腸癌發病率將會繼續上升,甚至可取代肺癌成為香港常見癌症榜首。

大腸癌的治愈率甚高,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是可以根治的。香港港安醫院外科專科醫生楊丕祥表示,從大便可「觀察」得到腸癌先兆,大便持續出現變化屬病徵之一。他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既可檢查腸道亦可一併切除瘜肉,若然瘜肉有癌前病變,亦可以及早治療,是降低患腸癌風險的有效方法。

西化飲食致高發病率

大腸癌泛指發生在大腸任何位置的癌症,大致分為結腸癌及直腸癌。楊醫生指出,大腸癌在美國(尤其是北美洲)、紐西蘭、澳洲等西方國家的發病率高,相反在印度、非洲等較落後國家則較低。外國有不少研究發現,當非洲人移民到美國,他們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與美國人看齊。由此推斷,大腸癌的成因與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纖維的西方飲食習慣有關,纖維攝取不足減低腸道蠕動而形成長期便秘,延長廢物及有害物質於腸內積聚的時間,容易誘發腸道長出瘜肉。

「高發病率跟定期檢查不普及有關,腸道瘜肉由良性變為惡性腫瘤約需7年,由初期大腸癌演變成晚期只需一至兩年。」楊醫生提醒,及早檢查有助防止癌前病變,若有足夠的防癌意識,即可減低演變成腸癌的風險。

觀察大便任何變化
大腸癌初期徵狀雖不明顯,但從觀察大便的變化亦可看出端倪。楊醫生表示,在第一、二期早期大腸癌的徵狀包括大便形狀、狀態及排便習慣持續改變,如大便由粗條狀變為幼條狀、稀爛或水質、大便沾血或內有隱血,排便次數變疏等。大便出血容易令人混淆為痔瘡爆裂,因而被忽略其嚴重性,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來確定是否患癌,千萬不可妄自判斷。

他提醒大家,「大便沾血的顯現程度需視乎腫瘤在腸道的位置。直腸因最接近肛門,大便沾上的血色澤較鮮紅,最容易察覺;左邊結腸較近肛門,大便沾血仍見略紅;可是右邊結腸與肛門距離遠,即使腫瘤流血,大便沾上的血液已中途被分解成為咖啡色的隱血,肉眼難以察覺,需經化驗才知曉。」當出現其他病徵包括消瘦、腹脹、腹痛、氣促等,則已屬晚期大腸癌。

直腸癌比結腸癌棘手
結腸長達70厘米 – 100厘米,包括右邊的上行結腸、上方的橫行結腸及左邊的下行結腸。楊醫生稱,結腸位於腹部空間大而且傷口癒合快,採取切除手術治療結腸癌的可行性高,風險相對較低。如癌細胞沒有嚴重擴散,醫生會先以手術為患者切除腫瘤及附近淋巴。一般來說,即使切除半條結腸對患者的影響不大,因結腸適應力強、癒合快,癒後無礙營養吸收。如需切除整條結腸,小腸將直接接駁至直腸,手術6個月後同樣不會影響營養吸收,唯大腸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及將大便固體化,整條切除的影響是大便將變得稀爛。

如患直腸癌,切除手術則比較棘手。「直腸相當短且很接近肛門,只有20至30厘米長,位於盆腔內空間狹窄兼血液供應少,進行切除手術有一定難度。如腫瘤體積較大,直接開刀便難上加難,故此會先進行化療或電療使腫瘤縮小,才施以手術,此做法亦可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如腫瘤位於直腸近肛門位置,手術可能需要切除直腸連肛門,然後接駁一個人工大便造口讓患者排便。」對於部份不幸的患者,倘若其癌細胞有嚴重擴散,則要視乎腫瘤會否造成腸塞而影響排便。如若在可見的將來有機會造成腸塞,亦須考慮作舒緩性的腸癌腫瘤切除手術,以免卻患者日後患上腸塞之苦。

照腸鏡防癌前病變
由於不少腸道瘜肉都屬於良性,為免瘜肉變癌,楊醫生建議,「無論有否家族病史,大家應在45至50歲期間進行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有發現瘜肉可於檢查時將其切除,再作化驗。如屬於病變組織,及後應每一至三年檢查一次。」他強調,定期與家庭醫生跟進所有身體的轉變,以便進行相關檢查,有助及早偵測任何癌病先兆。

鳴謝:香港港安醫院外科專科楊丕祥醫生

(以上資料由英國保誠保險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