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捲電車底喪命 早年電車拆救生網減噪音 工程師指決定錯誤 電車公司:現有安全設施效果相若|Yahoo

【Yahoo 新聞報道】西環上周發生致命電車意外,導致一名 3 歲女童死亡。翻查資料,早年電車設有救生網閘和救生網盤,可防止大型物件或行人被捲入車底,惟 80 年代陸續拆除,往後主要靠刮板防止行人被輾。工程師盧覺強認為,當年運輸司批准拆除救生網閘和救生網盤的決定錯誤。他指舊有救生設計猶如一塊鏟車板,當意外發生時可「兜起」倒地傷者;現有刮板設計則可能令傷者在車底被撞擊、推行和磨擦,或加劇傷勢。

屢有途人捲電車車底

西環堅尼地城上周四發生致命交通意外,66 歲外公及 3 歲孫女被捲入車底,二人被救出送院,孫女最終不治;去年 7 月一名 42 歲男子在上環被電車撞倒捲入車底拖行,最終傷重不治。

66歲外公及3歲孫女在西環堅尼地城被捲入電車車底,其中孫女最終不治。(馬路的事Facebook)
66歲外公及3歲孫女在西環堅尼地城被捲入電車車底,其中孫女最終不治。(馬路的事Facebook)
66歲外公及3歲孫女在西環堅尼地城被捲入電車車底,其中孫女最終不治。(馬路的事Facebook)
66歲外公及3歲孫女在西環堅尼地城被捲入電車車底,其中孫女最終不治。(馬路的事Facebook)
去年7月一名42歲男子在上環被電車撞倒捲入車底拖行,最終傷重不治。(香港突發報料區Facebook)
去年7月一名42歲男子在上環被電車撞倒捲入車底拖行,最終傷重不治。(香港突發報料區Facebook)

《Yahoo 新聞》翻查資料,早年電車車頭前設有救生網閘,一旦遭撞擊,車底的救生網盤就會跌下,盛起在車底的雜物或倒地的行人。翻查 1987 年的立法局文件,救生網閘和救生網盤在 1980 年代陸續拆除,時任勞工界立法會議員譚耀宗質疑,這些安全設施被移去後,被電車撞倒的路人,會有受到較嚴重傷害的危險。他當時引述電車職工會的意見指,救生網閘和救生網盤的作用相當大,假如一名路人被電車撞倒,仆在電車軌上,而電車繼續向前衝,救生網盤便會跌下將路人鏟起,避免被電車輾過。

當電車前方的救生網閘被撞,底部的救生網盤(紅色箭嘴)就會放下載起捲入車底的人。(相片來源:香港電車)
當電車前方的救生網閘被撞,底部的救生網盤(紅色箭嘴)就會放下載起捲入車底的人。(相片來源:香港電車)
電車公司指,移除救生網後將車軌刮板的面積加大,亦增設安全欄,防止外物或行人捲入。 (相片:香港電車提供)
電車公司指,移除救生網後將車軌刮板的面積加大,亦增設安全欄,防止外物或行人捲入。 (相片:香港電車提供)
譚耀宗80年代任立法局議員時曾質疑,電車安全設施被移去後,被電車撞倒的路人,會有受到較嚴重傷害的危險。(Photo by Winson Wo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譚耀宗80年代任立法局議員時曾質疑,電車安全設施被移去後,被電車撞倒的路人,會有受到較嚴重傷害的危險。(Photo by Winson Wo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不過時任運輸司則稱,電車公司聘用的顧問公司為減低電車噪音,建議拆去救生網閘和救生網盤;時任機電工程署署長不反對,因無確實證據證明有關設施有效挽救被撞倒者的性命,有關設施也不再是其他地方電車的標準裝置,電車條例亦無相關規定。

四部電車保留救生網

香港電車公司回覆《Yahoo 新聞》查詢時解釋,1987 年翻新車隊期間,基於研究發現救生網在電車行駛期間會不斷搖晃產生噪音,而且救生網放下時有機會對落入車底的行人造成撞擊傷害,參考全球其他電車營運商陸續廢除救生網的趨勢,決定將其移除。電車公司強調此決定獲時任機電工程署署長同意,警方和路政署亦無異議,在公司內部安全會議中亦未有車長提出安全疑慮。現時只剩餘四部電車保留有救生網設計,分別為編號 120、28、68 及 128 電車,而救生網亦定期會接受檢查,確保運作妥當。

現時只餘4部電車保留救生網設計,包括120號電車。 (相片來源:香港電車)
現時只餘4部電車保留救生網設計,包括120號電車。 (相片來源:香港電車)

電車公司:救生網或減輕傷害 惟體型較小傷者難啟動

對於現有設計被質疑保障不足,電車公司強調移除救生網後將車軌刮板面積加大,進一步縮減刮板與地面的距離,防止外物或行人進入車底轉向架,其效果與救生網相若;電車公司 1999 年陸續為車隊安裝位於轉向架左右側的「安全欄」,進一步防止外物及行人由電車側面進入車底轉向架,保障行車安全。

公司續稱,如舊有的救生網能夠成功啟動,無可否認會對落入車底的行人所造成較輕微的傷害。然而,啟動救生網需要有外物以一定的力度觸動車頭的排障杆,體形較小的行人未必可觸及排障杆,救生網失效或引致更嚴重的傷亡。在罕見的情形下,如果救生網在釋放到地面一刻有損毀,所突出的尖銳金屬部件亦會造成威脅。

盧覺強建議設救生網加轆

本身是工程師的盧覺強身兼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交通意外重組訓練課程導師。他比較電車現時及舊有安全措施後,認為舊設計更能保護交通意外傷者,「(救生網盤)好似一個鏟車板,將人兜起嚟。」相比之下,刮板會將倒下的行人向前推,傷者與地面強烈磨擦會加劇傷勢。他認為當年運輸司批准拆除救生網閘和救生網盤的決定錯誤,新設計會減少安全保障,建議做詳細測試,比較兩個安全措施的成效,再決定是否需修改設計。

盧覺強比較電車現時及舊有安全措施後,認為舊設計更能保護交通意外傷者。(理大圖片)
盧覺強比較電車現時及舊有安全措施後,認為舊設計更能保護交通意外傷者。(理大圖片)
工程師盧覺強認為刮板將倒下的行人向前推,與地面強烈磨擦會加劇傷勢。 (相片:機電署提供)
工程師盧覺強認為刮板將倒下的行人向前推,與地面強烈磨擦會加劇傷勢。 (相片:機電署提供)

對於電車公司對安全網失效及損毀的憂慮,盧覺強指可透過改良設計解決,例如在救生網盤加裝輪子(見下圖),在電車行駛時保持放下狀態,與電車同步行駛,網盤前端離地面約10毫米,一旦有行人或異物捲入車底,便可「兜起」。

盧覺強繪畫草圖建議改良救生網設計,加設車轆令救生網盤保持放下狀態應對意外。 (盧覺強提供相片)
盧覺強繪畫草圖建議改良救生網設計,加設車轆令救生網盤保持放下狀態應對意外。 (盧覺強提供相片)

資深電車迷:救生網可更貼近地面

資深電車迷、叮叮辦館店長 Eric 表示,現時只有特別古典電車才保留舊有安全設施,「沿自英國百多年設計,整得就有用嘅。」他認為舊設計保護效果更佳,「即係有事時板(救生網盤)可跌到更貼近地面」,刮板與地面距離則固定及相對較闊。他補充,捲入電車底的意外機率很低,整體來説電車在這方面都是安全,而其他交通工具不會有同類保護設施。

叮叮辦館店長Eric表示,現時只有特別古典電車才保留舊有安全設施,認為舊設計保護效果更佳。(領展圖片)
叮叮辦館店長Eric表示,現時只有特別古典電車才保留舊有安全設施,認為舊設計保護效果更佳。(領展圖片)

有已離職的資深電車司機接受《Yahoo 新聞》查詢時稱,20 年前入職時,只剩下少數旅遊電車保留救生網設計,其餘均已拆除,相信了解舊設計的老師傅所剩無幾。香港電車職工會主席葉永勝指,有留意當年立法局的文件,當時的工會對拆除救生網持保留意見,但機電署認為沒有證據證明有關設施可挽救性命。相關爭議已是近 40 年前,他稱現時需要更多資料和數據才能評論。

香港電車職工會主席葉永勝指,爭議已是近40年前的事,當時機電署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有關設施可挽救人命。 (相片:工聯會網站)
香港電車職工會主席葉永勝指,爭議已是近40年前的事,當時機電署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有關設施可挽救人命。 (相片:工聯會網站)

機電署:對當時決定無額外補充

機電工程署覆稱,就電車公司拆除救生網事宜,政府時任運輸司已在 1987 年 5 月 27 日立法局會議上講述有關考慮因素、相關政府部門意見及對意外事故的研究等,最終得出結論,署方現對當時的決定沒有額外補充;雖然有關救生網已被移除,但現時電車仍設有車軌刮板,當有外物進入車底前方範圍時,可防止該外物進入電車轉向架底部、防止被車輪輾過或路軌卡住硬物引致出軌事故,加強電車運作安全。

歷年電車意外數字
歷年電車意外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