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調查:六成工友工作暑熱警告時無休息 促盡早調查大帽山漁護署職員疑中暑亡意外
漁護署1名高級農林助理員昨在大帽山採集植物標本時懷疑中暑不治。工聯會促請盡快調查事件,證明工友在戶外工作充滿風險。工聯會發布酷熱天氣下工作的問卷調查,約一半受訪者認為修訂後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及去年新設的工作暑熱警告對預防中暑無幫助,更有六成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在工作暑熱警告發出時,安排休息時間或在有遮蔭地方小休。
勞工處於今年5月實施修訂後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及優化後的工作暑熱警告系統。根據天文台網站資料,由本年6月至今有超過40天發出了 酷熱天氣警告。工聯會在本月訪問739名工友,52%受訪者表示曾出現中暑症狀,不過有59%受訪者表示,公司在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時未有為員工安排休息時間及地方。另外有52%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改善防暑措施。另一方面,調查亦指出53%受訪者每日在酷熱天氣下工作超過6小時,其中29%更超過9小時。
建議立法執行指引及作暑熱風險評估
工聯會勞工界議員郭偉强提到,勞工處明言如果僱主不跟從指引而導致僱員死亡,同樣屬於工傷並須作賠償。不過,郭希望先聚焦在預防工作上,並非在事後追究責任。他促請檢討指引,及立法強制僱主評估工作場所的暑熱風險,而非讓僱主 「選擇」。他建議參考密閉場地的做法,要求合資格人士在現場評估,及由僱主承擔責任。僱主需根據評估結果決定僱員是否適合開工及制訂相應的防中暑措施,僱主亦必須將評估結果及會採取的安全措施告知僱員,避免在未知危險的工作環境下工作。
工聯職安健協會副主席葉偉明批評指引形同虛設,未能為工友提供足夠的預防中暑措施。他指不同行業及工作場所千變萬化,每個地盤有可能面對不同的環境,而有各樣的中暑風險,他促請僱主因應特定的工作場所作完整的風險評估。
避免酷熱時進行「落石屎」等工序
除風險評估外,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指出,地盤工友需要長期在酷熱天氣下工作,而地盤溫度受機器、建築材料等影響,普遍較天文台顯示的溫度更高,甚至可達至40度。現時天氣愈趨極端,多了工友反映中暑。由於在地盤工作時不能隨時停止部分工序如「落石屎」,周建議政府及業界可考慮避免在酷熱時間進行此等工序,並向僱員提供足夠的休息時間。郭偉强補充了解到在大地盤,由於公司重視政策,在地盤內會張貼很多海報告知工友有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但小型工程及小判頭則未必接觸到足夠的資訊。
服務業總工會副主席陳錦華則指,清潔工不了解指引,在天氣炎熱時只顧盡快完成工作,而僱主亦無根據天氣情況讓員工休息。他希望政府及僱主能提供更多預防中暑設備給工友,如配置流動休息室、飲水機等給戶外清潔工,減低中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