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調查發現職場年齡歧視嚴重

陳章明(左二)、朱崇文(右二)。

【星島日報報道】平等機會委員會公布「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2015」,去年9至10月訪問了1500名公眾,發現近一成受訪市民曾受歧視,當中逾四成人曾遭年齡歧視,而歧視大都在工作間及求職時出現。 結果發現,9%受訪者在14年至15年間遭受歧視或騷擾,較12年時的6%增加,當中43%遭年齡歧視,27%受性騷擾。而歧視或騷擾,大都在工作間及求職時出現。另外,最多受訪者認為,平機會未來應最優先處理提倡讓視障人士帶同導盲犬進出公眾場所,及鼓勵公共場所支持母乳餵哺。 調查還訪問約200名曾使用平機會服務的人士,過半數認為內地來港旅客、精神病康復者及未婚中年女性被媒體定型,或遭網絡欺凌的問題非常嚴重。針對有關問題,平機會將制定推廣及教育計畫。 調查另發現,公眾對平機會的整體表現平均分為6.3,與上次調查結果相同,但有四至五成受訪者誤以為本港已有法例保障新移民、性小眾等不受歧視。 被問到是否代表公眾對平機會在保障性小眾的工作有所期望,主席陳章明表明應立法保障性小眾不受歧視,政府有必要啟動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諮詢程序。他指自己上任以來與70多個關注團體會面,明白議題複雜,但性小眾仍受欺凌及歧視,立法刻不容緩。 他指平機會的基本理念是為不能發聲的小眾爭取基本權益,但平機會沒有立法的權力,需由政府處理,坦言不夠「牙力」。又指平機會成立至今20年,應檢討條例賦予的權力及需處理的範疇,但笑言平機會不是「搞革命」,會和政府協商。 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科總監朱崇文亦批評,政府至今未有回應平機會於3月發表的歧視條例檢討意見書,但透露去年發信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金融管理局後,前者答應考慮於公共場所提供家庭及中性廁格,而金管局亦曾向銀行發指引,讓客戶選擇在信件上刪去性別稱謂,認為個別部門反應迅速。 建立時間:15:47 更新時間:17:40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