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管升格「恒生大學」 首所自資院校獲正名

行政會議通過恒生管理學院正名為大學的申請,恒管將升格為「香港恒生大學」。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會議通過恒生管理學院升格為大學的申請,恒管將改名為「香港恒生大學」,成為本地除樹仁大學外,第二所私立大學。學校去年邀請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到校進行評審,涵蓋課程廣泛程度、研究能力、院校的規模及人數等考慮因素,終獲評為達到私立大學應有水準,為自資院校第一間。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祝賀恒管。校長何順文感謝政府及社會支持,冀爭取成為區內領先的非牟利私立大學。 政府於一五年公布《成為私立大學的路線圖》,自資院校可按部就班,依照路線圖和準則申請升格為私立大學,而恒管是首所於路線圖公布後獲正名的自資專上院校。行政會議昨日開會通過恒管的升格申請,恒管正式改名為「香港恒生大學」,英文為「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恒管歡迎有關決定,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成員,教職員、校友及學生均感到鼓舞。何順文感謝社會各界,尤其是特區政府對恒管的認同和支持,未來會繼續開拓創新,成為區內領先的非牟利私立大學,「我相信對香港整個高等教育的生態發展一定帶來新動力,令大家可繼續發揮民間的資本、民間的智慧來辦學。」恒管今午將交代詳情及學院最新動向。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祝賀恒生管理學院,他表示,私立大學的發展令香港的高等教育體系更多元化,學生因而受惠。教育局指,恒管去年邀請評審局駐校,就開辦課程的廣泛程度、研究能力、院校的規模及學生人數,以及管治及管理、財政可持續性、學術環境及質素保證多項因素進行評審。評審局表示,恒管已達到一所私立大學應有的水準。 恒管現時已有三個範疇,包括商業及管理、語言及相關科目,以及大眾傳媒及傳播、新聞及公共關係獲得學科範圍評審資格。學校升格後,學科範圍評審資格仍會由評審局進行機構定期覆審。 恒管今年初曾透露,已向政府提交自我評審報告,今年四月由國際評審小組駐校評審,最快年底前交由行政會議審批。恒管現有五個學院,共約五千名全日制學生,及二百名全職教師,開辦十九項經本地評審的自資專上課程,當中包括十七項學士學位課程及兩項碩士學位課程。 恒管前身是恒生商學書院(恒商),成立於一九八〇年,早期只提供兩年制的文憑課程,至九十年代兼辦預科課程,誕生多名高考狀元,成為名校生爭相入讀的預科學校,有「高考狀元搖籃」之稱。一〇年起改組成立自資專上學院,並改名為恒生管理學院。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