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鐐銬起舞

【星島日報報道】上周的文章與大家分享了二十世紀前二十年美國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景狀,也巧,如今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一場展覽,將視 轉往當時的蘇聯。同樣時間、不同空間中生長起來的藝術,竟有如此迥異的面貌,細讀之下,意味深長。 展覽取名《革命》(Revolution:Russian Art 1917-1932),回顧十月革命之後前蘇聯統治下的藝術家如何描摹那個時代的悲喜。為順應局勢,當時有眾多藝術家走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的創作語境中,因而展覽中不乏讚美、宣揚和褒賞領袖與體制的作品。不過,也有人特立獨行,不願受意識形態束縛,執意尋找獨特的、新奇的表達方法,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便是其中之一。 初見馬列維奇的畫,應是兩年前在美國加州一座小城的二手書店中。店內畫冊眾多,我偏偏一眼就望見馬列維奇筆下那些形態各異的方塊,想來也是緣份。這位前蘇聯畫家從不藉由藝術迎合或諷刺,他執 於找尋數理與幾何圖形中的美感,於彼時籠罩在權力陰影中的畫壇,可謂一個異數。當布羅德斯基(Issak Brodsky)等人頻頻以列寧、莫斯科紅場以及飛揚的革命旗幟入題時,馬列維奇選擇置身事外,以孤絕的姿態探索抽象藝術發展的空間,這背後,該是怎樣的勇氣與堅持? 不僅藝術家,作家也常常是「清醒的旁觀者」。索爾仁尼琴寫下《古拉格群島》,巴斯特納克曾作《齊瓦哥醫生》,都意在指戳社會暗面,毫不留情。每當政權更迭或社會問題頻仍的時候,往往有深刻的、宏大的藝術作品出現,因為滋養藝術的從來不是甜蜜,而是苦難。所謂「戴 鐐銬起舞」,聽來殘酷,但愈是殘酷,愈震撼心靈。文:李夢 圖: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馬列維奇的畫作反映了當時蘇聯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面向。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畫家布羅德斯基的作品。 李夢,女,雙子座,神經大條,不可救藥的美食與古典音樂愛好者。大眾傳播及藝術史雙碩士,專欄及藝評文章散見於北京、香港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 夢遊世界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