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聽損宿命!助聽器vs.人工耳蝸 該怎麼選擇?
作者/吳哲民 文章出處/本文摘錄自山谷文教《人工耳蝸翻轉人聲 耳科權威吳哲民回首20年》
助聽器&人工耳蝸的差別
耳蝸連接大腦聽覺神經,是影響聽能的主要器官,當接受聲音刺激後,耳蝸上的毛細胞便會將聲音轉成訊號,傳到大腦的聽神經,當耳蝸的毛細胞受損就會造成「聽損」。
助聽器(Hearing aids)的原理是將聲音放大後傳送到耳蝸,執行聲音分析的工作仍由內耳擔任,但若內耳毛細胞受損嚴重、甚至完全失聰者,助聽器是沒有幫助的。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可避開這些受傷或有疾病的部位,直接刺激聽神經,使病人能有足以使用的聽力,這是助聽器所無法提供的。
人工耳蝸藉外科手術將精密先進的電子助聽儀器植入聽損者的耳蝸內,經由麥克風、感應線圈、電極與聲音接收器等,協助將聲音轉換成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將訊息傳送至大腦,有助聽損者改善聽覺和促進言語能力。因此,人工耳蝸植入者必須有足夠的聽覺神經細胞存活,才能達到聽力補償的作用。
任何年齡層皆適用人工耳蝸,不論是長久以來有聽覺障礙或是從小就失聰的人,都可藉由這項技術「聽到聲音」。即使有部份的人條件不佳,不適合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但多數人可藉由這兩種聽覺輔具而受益。
嚴重聽損應儘快手術,別等待奇蹟
一般會建議輕度至中重度聽損者配戴助聽器加以助聽。而重度以上聽損者,為避免評估誤差,須經過配戴助聽器觀察3~6個月的過程,如果觀察聽語復健進展不佳,或聽損程度無法經由助聽器補救者,就要考慮儘早植入人工耳蝸,尤其是孩子要儘早接受聽語復健,有些家長常會想等待奇蹟出現,反而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手術前須進行詳細的耳內和腦部檢查,家長也要了解術後可能的復原情況,提前做心理建設。例如有少數孩童的聽力障礙是腦部病變所引起,植入人工耳蝸的效果就有限;或者耳蝸的結構發育較特殊,可能會提高手術風險等。
「人工耳蝸」該上場了!
需不需要植入人工耳蝸,除了依據聽力圖測試的結果之外,也應根據語音聽知覺的測試,了解病人聽單詞和句子的正確率來判斷,這種測試可以在安靜或有噪音干擾的環境下進行。除了在聽力檢查室、可控制條件下做客觀檢查外,有表達能力的聽損者,也可請他們說明在日常生活各種聽能環境中遭逢哪些困難,醫師會提供人工耳蝸植入後,短、中、長期的數據給家長或患者本身做是否植入的參考。
舉例來說,經過臨床實證,人工耳蝸植入後5年平均聽能成績可達到句子90~100%、單詞80~90%。既然植入後有如此好的成效,那麼植入前的評估就不要拘泥於聽力圖,甚至是語音測試的成績,即使這些測試的成績良好,但若病人聆聽上不方便和聽不清楚都已造成生活的困擾,便須列入考量,建議應與耳科醫師討論植入人工耳蝸的必要性。
此外,以往我們曾對少數病人施以語音測試,句子已經有90~100%的好成績,可是單詞只有10~20%聽得清楚,詢問病人主觀感受,他們告知雖然句子可以答對近乎滿分,那是因為句子有前後文線索的關係,當中很多字都是猜出來的,或是在近距離測試時才有這樣的成績表現,遠距離就不行,還有人抱怨助聽器的音質很差。由於上述因素,整天需要專注聆聽,讓人非常疲累,這說明了醫療團隊除了參考聽力圖之外,還必須了解病人日常生活聆聽時的困境、想要植入人工耳蝸以取代助聽器的明確原因,才能判定植入後的成效是否符合患者的需求。
門診中最常遇見的,就是老年人有時聽力圖做出來還有80~90分貝,可是就算戴上助聽器也聽不清楚,即使聽得到聲音,清晰度也不好;或是戴上助聽器更吵,若又有耳鳴加重干擾,這時就是人工耳蝸可以幫忙的時候了。
由於每一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只有耳專科醫師和植入團隊,尤其是經常從事人工耳蝸的專家,可以整合聽損者所接受的檢查資料和主觀感受,給予諮商,讓患者及家屬對人工耳蝸所能提供的協助有清晰的輪廓。須知人工耳蝸植入後成效,個體間的差異頗大,專家會根據個案情況,分析人工耳蝸植入後可能的助益,再由患者與家屬根據經濟狀況和其他考量,決定是否接受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