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人誌|通訊社圖片編輯 Justin Chin - 拍攝、選擇照片的新聞攝影思考者|Yahoo

攝影人誌|通訊社圖片編輯 Justin Chin 的多重身份:拍攝照片、選擇照片的思考者|Yahoo
攝影人誌|通訊社圖片編輯 Justin Chin 的多重身份:拍攝照片、選擇照片的思考者|Yahoo

文、攝:難分

【Yahoo 新聞報道】中環核心地段,甲級寫字樓內,圖片編輯 Justin Chin 正飛快地敲打鍵盤。他任職這間國際通訊社,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經濟新聞資訊。

今年是他入職第十年,1991 年出生的他,說話和思考一樣敏捷,「頭幾年也撞過板,現在我看照片更快了,有時攝影師傳回幾百張照片,我要快速選出一張好照片。」

2014 年,人們撐起雨傘,馬路上煙霧瀰漫;2019 年,示威人潮延綿港島街道,吸引舉世目光注視。有人認為,抗爭之後,香港再無值得拍攝的新聞。他搖搖頭,不同意:「在這年代身為記錄者,寫作的人會寫日記;攝影師用影像說話,永遠都有東西拍攝。」

2020 年 3 月 4 日,一位穿上防疫裝備的顧客在超市內購物。(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0 年 3 月 4 日,一位穿上防疫裝備的顧客在超市內購物。(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1 年 1 月 23 日,政府在佐敦進行首次強制封區檢測行動。政府宣布圍封社區,幾名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走過民居入口。(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1 年 1 月 23 日,政府在佐敦進行首次強制封區檢測行動。政府宣布圍封社區,幾名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走過民居入口。(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圖片編輯在香港是稀有生物,只有少數英文報章、外媒和通訊社設有此職位。傳統報館和媒體,一般多由攝影部門主管或坐堂兼任,負責選出最切合主題、具新聞性、吸引讀者目光的照片。

Justin 工作範圍,涵蓋亞太地區,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印度、南亞、斯里蘭卡等地大小事情,全由他判斷,值不值得派人採訪。遇上突發新聞,要馬上安排,「台灣地震那天,我頭都爆了,擔心攝影師能否在趕赴現場,又不能給在地的人員太大壓力。」

此外,他要認識每個地方的法律,哪裡有肖像權;發佈由第三方提供的照片,要獲得版權持有人同意;進入商場前,向公關申請拍攝許可;也要撰寫準確的圖片說明和關鍵詞。

「知道每個攝影師的長處和風格,派人拍攝不同題材,是圖片編輯最好玩地方之一。」

有人擅長傳統新聞攝影和紀實報導,有人會融入街拍和其他藝術手法,「我請你不是要你倒模地去做,是想你用自己風格,去拍我們的東西。」他們著重經濟新聞,經常要拍攝財金論壇、公司業績會、CEO 人訪、商廈外貌或市道配圖。

「反修例運動」讓攝影師和圖片編輯忙個不停,亦留下了不少珍貴圖片。2019 年 7 月 5 日的運動期間,「香港媽媽」三星期內第二次舉行集會,一群母親在遮打花園的集會中,亮起手機燈光聲援運動當中的年輕人。(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反修例運動」讓攝影師和圖片編輯忙個不停,亦留下了不少珍貴圖片。2019 年 7 月 5 日的運動期間,「香港媽媽」三星期內第二次舉行集會,一群母親在遮打花園的集會中,亮起手機燈光聲援運動當中的年輕人。(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9 年 11 月 11 日,反修例示威者發起「黎明行動」在西灣河堵路,有示威者找來大批發泡膠箱築成路障。當日在西灣河的示威,亦發生了交通警員實彈射擊青年周柏均的事件。(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9 年 11 月 11 日,反修例示威者發起「黎明行動」在西灣河堵路,有示威者找來大批發泡膠箱築成路障。當日在西灣河的示威,亦發生了交通警員實彈射擊青年周柏均的事件。(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9 年 11 月 29 日,「理大衝突」到最後一日,當日警方宣布解封校園並交還給校方。校園滿布示威痕跡,在體育館內,示威者的隨身物品和地墊散落一地。(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9 年 11 月 29 日,「理大衝突」到最後一日,當日警方宣布解封校園並交還給校方。校園滿布示威痕跡,在體育館內,示威者的隨身物品和地墊散落一地。(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Justin 說,沒有了社會運動,照樣可以影其他東西。在去年 9 月 8 日的「世紀黑雨」,他就影到兩台被淹沒的新界的士。(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Justin 說,沒有了社會運動,照樣可以影其他東西。在去年 9 月 8 日的「世紀黑雨」,他就影到兩台被淹沒的新界的士。(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同樣拍攝櫻花,各攝影師拍出來的效果截然不同,「男和女敏感度和幼細度就不一樣」,他舉例說,有位日本攝影師拍攝人口老化問題,不拍人的樣貌,只透過拍攝靜物和近鏡,拍出一種帶有尊嚴且細膩的神韻。他享受從中看到各人的眼界,不時有驚喜。

攝影師最害怕在工作後收到圖片編輯電話,問照片有沒有「再 tight 啲 wide 啲」的選項。

Justin 指,交的照片款式夠多,就不會收到這種電話。他又說,就算是拍攝商廈外貌,攝影師也不該看輕自己工作,「我要看到不同款式,看到你用心拍攝。不能站在同一位置,拍攝兩三張就當交功課。」

「你不知道另一端會怎樣用相。」他解釋,通訊社客戶遍及全球媒體,照片用在報紙、網站、手機、電腦所需尺寸和形狀各有不同。加上,相同新聞日後或有延伸報導,因此要有更多款式,以滿足各種需要。

2016 年 6 月 16 日,時任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接受《彭博》訪問前,他在集團總部大樓的頂樓,望向窗外都市風景。(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6 年 6 月 16 日,時任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接受《彭博》訪問前,他在集團總部大樓的頂樓,望向窗外都市風景。(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Justin 相信,好的照片,「能讓人從心裡『嘩』一聲,感受到某些東西。好照片一眼就能夠判斷,但可遇不可求,你要準備好,才能作出反應,記錄這些瞬間。」

讀書時,老師對他說:「think think shoot,shoot shoot think ,想清楚你想拍甚麼,拍完後你再想清楚你做了甚麼。人生都一樣,你做所有事,都要想清楚為甚麼而做。」他牢記於心。

「我們是否應更加厲害?作為拍照的人,我會問為甚麼不可以這樣拍、那樣拍?照片會附有你的署名。如過不了自己一關,不如再拍好一點。」他認真地說。

每張照片好的地方各有不同,或是光線、瞬間、元素、色調、平衡感,要具體說明不容易,「人會成長,這刻覺得好的照片,再過 3 個月,10 年再看,又有不同想法。」

他笑說:「所以你要請我,來決定這是不是一張好相,值得讓全世界看到。」

2021年6月4日,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幾名警員駐守。當年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首個「六四」,支聯會原本打算申請維園燭光悼念晚會,但警方指考慮到疫情及「限聚令」,不批准有關申請。六四當日,當局出動大批警力封鎖維園草坪、足球場等範圍。(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6月4日,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幾名警員駐守。當年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首個「六四」,支聯會原本打算申請維園燭光悼念晚會,但警方指考慮到疫情及「限聚令」,不批准有關申請。六四當日,當局出動大批警力封鎖維園草坪、足球場等範圍。(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生於香港,加拿大唸大學時,到附近小鎮,讀全國唯一新聞攝影課程。

「我很喜歡拍照,想拍攝新聞、記錄歷史。」像每個年輕攝影師一樣,希望到《紐約時報》、路透社、美聯社工作,但媒體已經轉型,全職攝影記者職位不多,轉成採用自由攝影師。

他寫了許多求職信,學校有甚麼活動和運動比賽都去拍攝,更在車上裝了警察廣播系統,遇上火警和車禍,「唔識死」趕到現場拍照,累積作品和人脈。終於,他獲得媒體編輯接見。

對方要他交一輯圖片故事,在約定一星期後,他共交上了兩輯。編輯看過照片後,破例推薦他在報館實習。他曾住在同事地庫一段時間,開始幫忙編輯照片。後來,有通訊社在香港聘請圖編職位,Justin 回到出生的地方工作。

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誓就職。當時正值新冠疫情,兩人戴着口罩。(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誓就職。當時正值新冠疫情,兩人戴着口罩。(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轉眼 10 年間,從雨傘運動、反修例運動、廿三條立法等,Justin 參與過照片出版過程,但也拍過不少重大新聞事件。

平時他愛看社交媒體和攝影師網站,發掘有機會合作的攝影師,也歡迎人們私訊或電郵給他,提出新聞或圖片故事的想法。

他重視與攝影師之間的交流,「如果你願意問我,自己照片有甚麼地方可以改善?我樂意跟你談,我未必會請你拍照,但有一天當你穩妥了,便會給機會你去試。」

他覺得好的攝影師,能在最悶蛋的場合,化腐朽為神奇,拍到有意思的照片。「你認為自己是個要求高的編輯嗎?」筆者問,他哈哈大笑道:「這問題你要去問攝影師。」

通訊社的客戶相當多,一張照片交到不同的機構手上,已經可以用作不同用途。Justin 覺得,攝影師交多幾張相,就可以盡量滿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圖為 2016 年 4 月 6 日,香港,燈火通明住宅樓宇,被雲層籠罩。(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通訊社的客戶相當多,一張照片交到不同的機構手上,已經可以用作不同用途。Justin 覺得,攝影師交多幾張相,就可以盡量滿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圖為 2016 年 4 月 6 日,香港,燈火通明住宅樓宇,被雲層籠罩。(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