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下半年將推氫氣洗街車、加氫站等氫氣試驗項目

政府下半年將推氫氣洗街車、加氫站等氫氣試驗項目

【Now新聞台】政府公布《氫能發展策略》,今年內試行氫燃料電池洗街車及設立首個公眾加氫站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政府會確保氫氣可安全使用,計劃明年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

這輛在江蘇製造氫燃料電池洗街車有6個氫能樽,裝滿24公斤的氫燃料就可以行300至400公里,同款洗街車一共有3輛。

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當氫氣樽內的氫氣透過一條銀色的管道進入氫燃料電池內,另外這部機空氣抽入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作用,產生電流,透過橙色的高壓電綫為洗街車帶來動力。」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食環署今年內會試用這款洗街車18個月。

首階段的氫能洗街車也是左軚車,謝展寰指還是試驗階段,左右軚也不是問題,期望日後會有更多車款選擇。

洗街車連同預計下半年投入服務的公眾加氫站,港鐵以非載客形式測試氫能源有軌電車,以及城巴現行的氫燃料電池巴士等,也是政府在《氫能發展策略》下提出的試驗項目,並提出要按照完善法規、制定標準、配合市場及審慎推進四大策略,營造有利本地氫能發展的環境。

謝展寰強調,政府重視氫能的安全。

謝展寰:「實際上,氫能安全性不會比石油氣更加危險,石油氣是更加危險的氣體,因為石油氣比氫氣重,很多時會積聚,所以實際上以往在很多氣體的使用上發現,只要有好的設計及好的標準可以保證安全地使用。機電工程署做了很詳細的研究,包括風險評估,確定了在一定的安全設計及安全設施下,氫能巴士也可以使用隧道。」

謝展寰又指,若本港在氫能發展上完全自立是不實際,亦難以單靠政府補令最環保的綠氫大規模使用,內地氫能發展有一定基礎,值得借鏡及合作,而政府在明年上半年會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為氫氣的生產、儲存及運送等提供法律基礎。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