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評估氫能不比石油氣危險 氫能電動洗街車北區元朗試驗

氫能洗街車
氫能洗街車

政府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下半年會開始在食環署試驗3輛左軚氫能洗街車,港鐵的氫能有軌輕鐵測試亦有望今年展開。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表示,只要經過評估和在安全的設計、標準下使用,氫氣不會比石油氣危險,氫能巴士亦可以使用隧道。當局目標將有關生產、儲存和運送氫氣的修例建議,於明年向立法會提交並獲通過,但承認難單靠港府補貼在港大規模使用「綠氫」。

食環署3輛綠色車身、江蘇製造的宇通左軚氫能電池洗街車,預計會在下半年開始試驗18個月,初期會服務北區和元朗區一帶,鄰近現正興建的元朗凹頭加氫站。月租約18萬元的洗街車設有6個氫燃料樽,當樽內氫氣在電池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化學作用,便能夠產生電流為車輛帶來動力。

氫能洗街車
氫能洗街車

滿氫滿電可行近500公里

機電署長潘國英強調,氣樽和車身框架均通過撞擊測試,遇上危急情況時亦可按下車外的緊急斷氫按鈕。洗街車注滿24公斤的氫燃料後,可以行走接近400公里,而車輛電池充滿後亦可行走約90公里,機電署總工程師王磊表示,洗街車主要以氫氣驅動,惟當氫氣系統突然有問題而停頓,就會轉用電池。

謝展寰表示,早前委託機電署詳細研究和評估後,確定在特定安全設計和設施下,氫能巴士都可以安全使用隧道,又說不會比石油氣更危險,當局會推出有關氫能車宣傳教育,呼籲公眾毋須擔心安全問題。就3輛氫能洗街車採用左軚設計,謝展寰解釋今次試驗的目的是測試氫能車在本港使用的情況和找出問題,如汽車維修需要、成本、加氫運作等,因此重點在於試驗而非左軚或右軚,但日後大規模使用時當然會用右軚,並期望會有更多車款選擇。

機電署長 潘國英 環境及生態局長 謝展寰
機電署長 潘國英 環境及生態局長 謝展寰

謝展寰:先試驗看成本效益

政府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提出以完善法規、制訂標準、配合市場和審慎推動四大方向發展,營造有利氫能發展環境。謝展寰表示,本港若能抓住氫能發展機遇,有助香港邁向碳中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維持國際競爭力。《策略》提到,當局計劃明年向立法會就有關氫氣使用、儲存和生產等提交修例建議,以提供法律基礎,謝展寰期望明年內可獲通過。

不過,謝展寰承認氫能源於今日而言仍然較貴,尤其是透過可再生能源產生、沒有碳排放的「綠氫」,所以《策略》現先以「灰氫」制定,待日後基建成熟和視乎「綠氫」價格才考慮使用。他續說,現時正要透過試驗不同場景了解成本效益,再按情況鼓勵社會「壯大佢」,現階段沒有就氫能日後佔新能源車輛的比例或數量訂指標。

城巴:氫巴將行走過海線

現正試驗氫能雙層巴士的城巴歡迎《策略》,認為在清晰路線圖和政策框架下,再借鑑內地和海外營運經驗、提供相應的財務支援與補貼,有助氫能經濟快速發展,又透露未來數周會安排氫能巴士首次行駛過海路線。香港地球之友呼籲政府必須把握機遇,加強與國內氫能產業發展合作,充分利用國內的產業基礎和政策支持等優勢,共同推動兩地在氫能領域的創新發展。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frontenduat.am730.com.hk/本地/政府評估氫能不比石油氣危險-氫能電動洗街車北區元朗試驗/462139?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