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政府不重視工業錯失時機 盧偉國:早知燈係火偏要隨街摸

【on.cc東網專訊】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香港創科,立法會推動新型工業化事宜小組委員會今日(11日)討論新型工業化的產業發展,有議員批評政府不重視工業和本地人才培訓。

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指摘政府「早知燈係火,偏要隨街摸」,錯失很多時間,指香港本身擁有非常有實力的工業,尤其是電子業在國際市場亦有地位,偏偏政府很不重視,好像忘記這一行的存在,又指過去政府僵化,視電子業式微,對當局將要建設的微電子產品中心,他稱就算現在緊緊急急去做都要等到明年,但遲到好過唔做,因此表示支持。當局回應稱明年將落成微電子中心,並計劃成立微電子研發院,聚焦於第三代半導體等方向,強調會做好產學研工作以支援業界發展。

議員葛珮帆指政府一路不重視職專教育,2019年文憑試超過半成考生完全沒有報讀任何科學學科,VTC收不夠學生,問題嚴重,質疑政府如何發展做創科中心。有工會背景的議員林振昇關心高才通計劃下有多少人員會從事新型工業,以及中層及前線員工是否充足。另一議員梁子穎擔憂人才參與不足影響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發展,認為需改善教育情況,鼓勵更多非學術性學生流入市場。當局認為當來港發展的企業多了,對人力會有迫切需求,職專教育或會有改善,對投身新型工業的人才數字感到樂觀,亦關心前線、中端人才的培養,未來考慮推出配套培訓,並要求企業按比例培訓本地員工。

另一議員尚海龍關心招商引資的進度,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認為香港不止要做「包租公」,應建立管理機制定期觀察企業進度和需求,又指本港土地成本高,建議僅將高增值生產線留在香港,供應鏈則由大灣區內地城市引進,對於大學科研成果轉換率僅有10%,政府需完善相關人才配套和機制建設。

當局稱過去一年引進了超過了100家企業,有20多家龍頭企業已經或準備落地,本港智能生產線由過去的約30條倍增至接近60條。企業管理方面,政府不久前設立了工業專員,下一步會盡快組建一批懂工業的管理團隊,亦會謹慎選擇企業,利用好現有資源做高精尖、高增值產業;成果轉化方面會加強中游轉化,提高發明者團隊知識產權佔比率,獲得各大學積極回應。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