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復發率高達7成半「術後免疫治療」相對風險減半 冀納入安全網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2021年共5,978宗新症,當中三成半為早期肺癌;肺癌同時為香港頭號癌症殺手,2021年4,037患者死於肺癌,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超過四分之一。雖然肺癌於早期發現有望做手術根治,但手術後復發率仍高達7成半,若能在術後接受免疫治療鞏固,復發風險將大減一半以上,惟此治療尚未納入安全網,有經濟困難的早期患者只能被迫承受高復發風險,惶惶不可終日。有見及此,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議員及「同路人同盟」促請政府儘快將早期肺癌「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增加患者治癒希望,長遠減輕醫療負擔。

(左起)王太太、王先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葵青西區議員陳安妮及青衣區議員彭熠銘
(左起)王太太、王先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葵青西區議員陳安妮及青衣區議員彭熠銘

立即重溫發布會內容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為治療肺癌關鍵

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指愈遲發現肺癌愈難治癒,一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72.4%,二期為45.4%,三期為24.6%,而四期僅剩7.8%。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低劑量肺部電子掃描(LDCT)是唯一有效檢測早期肺癌的篩查手段。

然而本港仍未有大型肺癌篩查計劃,只有三成半確診患者屬於早期。根據鄰近地區數據,台灣進行地區性高風險肺癌篩檢,第3年結果顯示早期個案佔85%,相較篩檢前癌症登記資料的約35%,及早發現的比例大幅上升。中國LDCT篩查指南亦指出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有助改善患者預後,及降低肺癌死亡率。若香港進行肺癌篩查,將有望推高發現早期肺癌的比例,因此推廣篩查、早診早治是治療肺癌的關鍵。

術後免疫治療有效降低復發率 傳統治療5年內復發率超7成

鄭志堅醫生續指早期肺癌復發率較高,傳統治療包括外科手術及術後化療,可惜即使完成療程,患者5年內復發率仍然高達7成半,而且大部分個案復發時已屬晚期,存活率急降至不足一成,意味著一旦復發幾乎九死一生!若能在術後輔以免疫治療,研究證實有助鞏固治療效果,令復發的相對風險大減57% 。

此治療適用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及體內的癌細胞PD-L1免疫蛋白的表達量達或多於50%的患者,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院指引,皆建議使用輔助性「術後免疫治療」。雖然「術後免疫治療」現時已可在公立醫院使用,但尚未納入安全網,患者需自費進行治療,若經濟未能負擔的患者,手術後完成化療便只能無奈地面臨高達7成半的復發危機。

術後免疫治療有效降低復發率 傳統治療5年內復發率超7成
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指述後免疫治療有助減低肺癌的相對復發風險超過一半

配合「病向淺中醫」政策 「防復發於未然」

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議員 表示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對患者及政府開支皆有助益。一方面適合採用的早期患者其復發風險可大減超過一半,幫助有希望治癒的早期患者延長壽命及減少可能的未來醫療開支,增加完全康復、重投社會的機會;同時亦有助政府長遠減輕公營醫療系統負擔,美國有研究指安排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術後輔助免疫治療,透過減低復發率和死亡率,5年內可以減少8.32億美元的相關開支,包括藥物、住院、生產力缺失、安寧照顧等一切直接及間接費用。

香港肺癌患病人數年年增,醫療系統負擔只會越來越重。近年醫療政策著重「病向淺中醫」,若更多合適的早期肺癌患者可接受「術後免疫治療」,便能做到「防復發於未然」,促請政府儘快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惠及更多早期肺癌患者。

立法會議員陳穎欣促請政府儘快將術後免疫治療加入安全網
立法會議員陳穎欣促請政府儘快將術後免疫治療加入安全網

希望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 減復發個案長遠減醫療負擔

「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 談及由於大部分復發個案皆是晚期,一旦復發,患者往往需面臨體力急遽下降、生活無法自理、所有支出投入醫藥費,不但患者自己痛苦,連家人也面臨沉重的情緒及經濟負擔。晚期癌症的開支尤為龐大,根據關愛基金數據,政府醫院每名病友晚期肺癌免疫治療費用約為40萬元,尚未包括政府資助的其他藥物、手術、住院、安寧治療等費用,坊間亦有保險公司預估癌症病友自費接受術後治療,藥費平均每年需60-180萬。

晚期癌症開支龐大,無論對於患者抑或政府,減少肺癌復發率都能大大減少可能的醫療開支。可惜現時政府資源較集中於晚期患者,公營醫療系統「重『晚』輕『早』」,忽略了早期患者的治療需求。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不但能令復發風險減半,為病友帶來治癒新希望,更能大幅減少預期晚期個案數量及死亡率,長遠定能減輕醫療負擔。

「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表示晚期癌症開支龐大
「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表示晚期癌症開支龐大

同路人評有病無錢醫 如「判2次死刑」

60多歲、從來不煙不酒的王太在一次偶然的身體檢查時發現肺部有陰影,進一步檢查後確診3A期肺癌,經手術切除腫瘤後,在醫生建議下接受化療及「術後免疫治療」,藥費多達每三星期二萬多元,共需要17次療程,本身無法負擔龐大的開支,幸好丈夫是退休公務員可享藥費減免,才能積極樂觀地進行治療,繼續頤養天年,享受含飴弄孫之樂。王太丈夫本身同屬癌症康復者,兩人表示治療期間經常遇到不少較年青的肺癌患者,對治癒癌症信心不大,亦未必人人有能力應付高昂的藥費開支,飽受癌病及經濟的雙重煎熬,尤其得知有有效治療卻無力負擔,猶如被判第2次死刑!兩人希望政府能夠加大早期肺癌治療的撥款,資助有需要的市民得到適切治療,讓早期肺癌患者及早治癒,重投社會正常生活。

同路人評有病無錢醫 如「判2次死刑」
王太太為三期肺癌患者,初初得知術後免疫治療費用昂貴非常徬徨,幸好丈夫是退休公務員有藥費減免
同路人評有病無錢醫 如「判2次死刑」
王先生目睹不少病友飽受癌病及經濟雙重煎熬,希望更多病友可以得到幫助

延伸閱讀:中晚期肝癌仍可腫瘤清零 60歲患者由晚期至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