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環團稱垃圾焚化後仍需處理焚燒後灰燼 呼籲做好源頭減廢

綠惜地球認為在做好源頭減廢下,兩個焚化設施已經足夠。(郭志強攝)

政府預計正在興建的焚燒發電設施 I・PARK1及規劃中的 I・PARK2,每日共可處理約9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有環保團體表示,香港現時每日平均棄置約11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認為在做好源頭減廢下,兩個焚化設施已經足夠。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說在廢物管理策略中,焚化應該是最終做法,最優先應該由源頭做起,減少廢物產生、物盡其用及循環再造,剩餘無法回收的廢物才以焚化處理。

他表示,把垃圾焚化後,仍需要處理焚燒後的灰燼,例如 I・PARK2每日的處理量為6000公噸,但同時會產生約1200公噸「爐底灰」需要處理,不能以為把垃圾焚燒就「一天都光晒」。

劉祉鋒擔心如果有很大處理量的焚化設施,會向市民發放錯誤訊息,令市民覺得有這些設施就不再著緊做好源頭減廢及分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