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接待能力不足 內地企業團改即日來回

【Now新聞台】疫情後本港旅遊業逐步復甦,1月份訪港旅客數字是對上一個月的三倍,而明日將有規模達三千人的內地企業團訪港,但因為本地接待能力有限,旅行團改為即日來回。旅遊業界指,過去三年不少人轉行,人手安排嚴重不足。

香港與內地今年1月初首階段免檢疫通關,旅發局公布1月有50萬人次旅客訪港,是對上一個月的三倍,相比疫情前2019年全年的日均旅客數字恢復約一成。

雖然旅客增加了,但未必有人手接待。周四有香港上市公司舉辦的內地企業團訪港,規模多達三千人,原本計劃留宿及觀光,但由於沒有足夠的司機及旅遊巴、導遊、旅行社後勤人員等,最後改為乘搭直通巴到亞洲博覽館開會,看完表演後,就即日回去內地。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我們覺得可惜,不能提供完整的旅遊服務及體驗給客人,團隊規模大,我們也需要審慎看接待能力是如何。旅遊巴士放在『葵涌貨櫃碼頭墳場』,這些車全部需要做大維修。維修一輛車令它達致基本行車安全水平,需要10至20萬。」

業界估計以每輛車五十人計算,接待三千人的旅行團需要六十輛旅遊巴、司機及導遊各六十人,而疫情三年期間很多人轉行,現時只有約三成人重返旅遊業崗位。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秘書長林志挺:「他們在外面(月薪)約一萬四、一萬五元,最少有這個工資,回到旅遊業可能團量不足,工資只有八至九千元,對於他們來說,無形中少了一大筆錢。作為業界經營者,無法,不夠團的時候(向員工)補貼多少。」

他說,已離職的員工仍觀望旅遊業的前景,希望政府提供為期半年的津貼,確保他們有穩定收入,吸引他們「回巢」。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