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九龍過山線拖8年未起 政黨倡引入雲巴或智軌 慳時間成本低

【on.cc東網專訊】政府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提出「東九龍過山線」,拖延8年後,再推路線有大改動的「新方案」,擬由彩虹去寶達。有政黨今(12日)建議路線可引入建造成本和時間較低的巴士快速交通系統,或其他系統如雲巴、智軌等,路線分別由慈雲山到安達臣,啟德區則以環形鐵路經麗晶花園、郵輪碼頭及九龍灣等站;而政府早前表示擬以「多元組合」模式在九龍東推展交通系統,有議員直指計劃「差強人意」,認為九龍東需要有集體運輸概念。

該政黨指現時​​居於黃大仙、九龍城及觀塘等常住人口高達149萬,流動人口接近100萬,未來發展過後九龍東將再新遷入至少10萬人,因此有必要發展集體運輸系統,建議可以​​參考內地做法,引入建造成本較低及建造時間較短的巴上快速交通系統(BRT)或其他系統例如雲巴,智軌等,使當區居民可盡早受惠,議員顏汶羽稱,每個車卡可載大概70人,每一班車最多有5卡,因此相信方案的載客量可以應付。

在走綫方面,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希望可打通九龍交通網絡,建議新集體運輸系統除了政府建議的彩虹東至寶達走線,新設車站建議包括慈雲山、學校村、富山、鑽石山、彩虹東、彩雲、順天、秀茂坪、寶達、馬油塘及安達臣(總站),另一支線以服務啟德至觀塘一帶為主,與現有啟德站接駁,東向麗晶花園、啟祥道、九龍灣商貿區站、海濱道、觀塘碼頭站、茶果嶺道、與現行觀塘線油塘站接駁後,再往藍田北,繼而接駁至寶達。

針對九龍海濱規劃發展,該政黨建議可透過換地及優惠政策等,鼓勵位於海濱地帶的私人業權單位或商廈遷移,或讓出一條沿海走廊,使九龍區海濱獲得貫通連接發展,而相關做法也於鰂魚涌有前例。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