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洲海膽量升 侵蝕大片馬尾藻林

東平洲發現紫海膽數量暴升,海膽大量刮食馬尾藻林,令海岸公園海牀變成荒地。

【星島日報報道】今日是「世界海洋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檢視本港海洋保護區及海岸公園,發現東平洲海岸公園的珊瑚數量增長緩慢,批評政府容許保護區內持證捕魚,導致紫海膽數量大升,侵蝕大片馬尾藻林,造成生態失衡。 本港自九六年成立第一批海洋保護區,現時本港有鶴咀海岸保護區,以及五個海岸公園,包括海下灣、印洲塘、沙洲及龍鼓洲、東平洲,以及大小磨刀洲。WWF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林言霞指出,海洋保護區成立逾二十年,但當局至今未有相關保育成效之長期監察數據,即使漁護署及大學都有進行個別研究,卻未有整合一套資料庫,難以作出比較和監測。 她引述中大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進行研究,發現東平洲海岸公園在〇三至一三年間,石珊瑚覆蓋率大致穩定,但每年每平方米只有零點一九個新生珊瑚,遠低於鄰近國家類似海洋生境地區,魚類品種和數量亦沒有明顯上升。 研究又發現,部分海洋保護區沒有良好監察,反而出現生態失衡。以東平洲西南面的「龍落水」為例,原有大片馬尾藻林,原是海洋生物重要育苗場。WWF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指出,早年過度捕撈進食海膽的青衣魚,即使東平洲〇一年成立海岸公園,仍批准限制捕魚,結果令紫海膽數量暴升,數量比保護區外多三至四倍,海膽大量刮食馬尾藻林,令海岸公園海牀變成荒地。 WWF發表《香港海洋健康報告》,批評政府容許在海洋保護區內持證捕魚,令海洋保護區無法發揮保育作用,促請當局收緊監管。又要求當局在二〇二〇年前加大海洋保護區至本港一成水域,到二〇三〇年加大至三成水域。 漁護署表示,定期在東平洲海岸公園進行生態和水質監察,顯示珊瑚覆蓋率和品種數目比海岸公園以外水域為多,又指海岸公園的漁業資源普遍較其他水域豐富。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