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栢賢踢爆 新冠似流感 死亡率均等 係時候解禁

數據過期
數據過期

新冠疫情苦纏本港近3年,港府防疫措施一再加碼,百業受困、經濟死局下,民間早有「餓死多過病死」的憂慮,各界呼籲是時候鬆綁解禁!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促各界繼續嚴加防疫,因為「第5波疫情的死亡率是流感6倍」。醫學界對此看法大異,醫院管理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認為,第5波疫情有前、後兩個階段,若由今年初至9月4日計,新冠的粗病死率為0.6%,但若由5月起由Omicron BA.5等變種病毒引爆的新一波疫情,本地粗病死率已大幅下降至0.01%左右,與流感的死亡率相若。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羅列兩階段死亡率數據(見表),認為港府有必要解禁,因時制宜調整防疫策略。

港府蕭規曹隨 鬆綁無期

「第5波疫情造成逾9,000人病歿」是每名香港人的傷痛,但5月起本地疫情湧現第5波「後段」的新特點,這波由Omicron BA.5等多款變種病毒株傳播的疫情,死亡率及重症率均有下降,醫學界及專家亦促政府適當調整政策。但7月上任的新政府至今仍在蕭規曹隨,甚至有加碼新招。日前,李家超更指,在過去的流感高峰期,我們一年可能的死亡數字大約是300多宗,但在Omicron第5波期間,我們總共的死亡數字是9,000多宗,「一般流感(死亡率)是0.1%,但Omicron的死亡率是0.6%,即是6倍」。

政府高層的死亡率解畫引起熱議,梁栢賢前晚在個人社交平台發文指,今年至本月4日為止的粗病死率為0.6%,但年初第5波疫情主要由Omicron BA2.2病毒株引爆,但5月後的疫情混合了BA.2.2、BA2.12.1、BA.4和BA.5多種變種病毒,而5月至今的新一波疫情粗病死率已下降至與流感的死亡率相若。

防護中心死撐谷針有用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在記者會回應5月後的數據時亦承認,若以5月至今的粗死亡率(即未經調整的病死率,未按年齡和性別而調整)計算,相較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時較低,約為0.01%,因為港人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加上大部分市民已染疫,但若長者無接種疫苗,死亡率亦會較已接種者高出「好多倍」。

梁栢賢的貼文指出,由2021年12月31日(第5波疫情)起計算,第5波疫情當時主要由Omicron BA.2.2病毒株引起,截至本月4日為止,粗病死率為0.6%,死亡率是流感的6倍。然而,衞生防護中心並沒將年初第5波疫情與年中即5月後的現時疫情分開計算。如以5月起計算,感染人數為363,469人,死亡人數為356人,粗死亡率已下降至0.098%,與流感死亡率相若。

倡分析數據勿「一刀切」

梁認為,分析數據要精準,死亡率會因病毒變種及社區感染情況,在不同階段會有所不同,並指疫情發展到現在,不應以「一刀切」計算。

何栢良亦在個人社交平台發文指,本港各年齡層及新冠患者的整體死亡率相較年初均大跌八成;若由5月至9月7日,整體新冠個案死亡率跟本地疫情前2015至2019季節性流感個案死亡率相若。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港5月後的疫情病死率接近0.1,「可以話似流感」。惟他強調,這是由於本港積極干預下「先做得到」,包括不斷提升疫苗接種率等,若長者不打針,仍然有高死亡率,「所以唔可以話病毒變流感」。他又指,現時變種病毒亞系Omicron基本繁殖率為18,「Omicron令世界震驚就係因為爆發力太驚人」。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認為計算病死率的方法十分複雜,要留意數據的背景,例如確診人數、人口、防疫政策等,他認為死亡率不同說法「冇話對與錯」,至於是否應該因應如同流感的死亡率放寬防疫措施,林則指,應待「疫情好肯定回落、有下跌趨勢」,才有空間鬆綁。

政策離地
政策離地
餓死多過病死
餓死多過病死
梁栢賢
梁栢賢
本港新冠疫情死亡率動態趨勢
本港新冠疫情死亡率動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