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丞琳開騷前突發性失聰「左耳的聽力只剩一半」拆解突發性失聰4大原因 醫生:約一半患者可自行恢復部分聽力或痊癒

台灣女歌手「可愛教主」楊丞琳入行24年,最近正舉行巡迴演唱會,上周六(15日)在廈門開騷時,向歌迷透露當天早上左耳突然出現突發性耳鳴「左耳的聽力只剩一半」,指自己當晚的演出比平時更吃力,怕表現失準。她向歌迷承諾過幾天會好好去看醫生,且強調「耳朵真的對歌手好重要」「我必須要保持兩耳的聽覺是平衡的,才能夠唱更好的歌給你們。」

楊丞琳形容,自己兩邊聽力相差很大,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在演出時唱到高音時,左耳會發出「奇怪噪音」,高頻的耳鳴讓她聽不清自己的音準。她表示曾就這問題看過中醫,「有可能是勞累、有可能是神經,可能就真的是耳朵本身」,總之找不出病因;她亦曾經一度懷疑是耳垢問題,坦言自己為此問題感到非常困擾。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rainie77



據悉,早在2013年楊丞琳亦曾受突發性失聰困擾,當時她正乘搭飛機準備出席頒獎典禮,可能因機艙壓力太大,引致耳壓過高而出現耳鳴、眼窩刺痛,隨即左耳突然聽不到任何聲音持續30秒,令楊丞琳驚惶失措,幸好最後亦無礙。

其實除了楊丞琳,台灣創作歌手吳克群、TVB藝人黃建東較早前亦受突發性失聰困擾。

甚麼是突發性失聰?病徵為何?

耳鼻喉科專科黃嘉輝醫生於早前接受healthyD訪問時解釋,突發性失聰比較嚴謹的定義是3天內有3個連續音頻的聽力損失超過30分貝,需要經由純音測試作出診斷,患者可能感覺到突然間一邊耳仔好像有耳塞或者罩住的感覺,察覺到兩邊耳仔聽力的不同。病徵包括耳道阻塞、耳鳴、單邊耳朵聽力下降,甚至頭暈。

突發性失聰的成因

  • 血管的問題,例如發炎、高血壓引致血管硬化、糖尿病引致微絲血管毛病等,此外,影響血液流動的問題亦會導致突發性失聰,如心臟病、鐮狀細胞性貧血。

  • 內耳受病毒感染、血管閉塞、免疫系統失調、創傷及聽覺神經腫瘤

  • 病毒影響耳窩聽力神經

  • 大部分的患者成因都不明

突發性失聰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黄醫生表示,診斷突發性失聰需要先進行外耳道檢查,確保沒有被耳垢阻塞和發炎;檢查耳膜是否完整;中耳是否有積水。再做純音測試,診斷突發性失聰。若果突發性失聰未能完全康復就需要進行磁力共振,檢查聽覺神經是否有腫瘤。治療方面,突發性失聰患者在病症出現兩個星期內需接受類固醇治療,可以選擇口服類固醇或者直接經耳膜注射入中耳空間。若果口服類固醇療程完結後效果不太顯著,亦可以直接經耳膜注射類固醇。「外國亦有研究證實高壓氧可能有幫助。」黃醫生指。「50至60歲人士患突發性失聰較多,男女比例均等。而年輕人和長者亦都有機會發生。大概一半突發性失聰的病人可以自行恢復部分聽力甚至痊癒。」

 

Text: Florence

 延伸閱讀:

  1. 突發性失聰=耳中風?醫生:耳聾之前或出現傷風感冒症狀

  2. 外遊必讀|搭飛機耳朵痛怎麼辦?氣壓改變所致?醫生教你如何紓緩不適

  3. 驗眼睛邊間好?|經常眨眼、側頭視物?小心可能是近視警號!|比較7大全面眼科檢查項目及費用

  4. 腸鏡檢查可claim保險?政府資助最高$8500 | 比較7間腸內視鏡檢查中心項目及費用(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