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華出新書 披露中朝秘辛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著名學者沈志華推出《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增訂版,披露了不少秘辛。隨著中國確立改革開放路線,中朝同盟的裂痕漸漸顯露,一九九一年,鄧小平明確告訴北韓領袖金日成本人,中朝是「是兄弟,但不是同盟。」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也對日本客人說明:「中朝不是同盟國。」,並且拒絕支持北韓軍隊「教訓」韓國。一九九二年,中國不顧北韓反對與韓國建交,標誌中朝同盟正式瓦解。該書還透露,江澤民在退休之後接見沈志華,對當時的北韓領袖金正日相當不以為然:「小金這個人很狡猾。」 沈志華是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其《最後的「天朝」》,詳細和深刻地敘述了冷戰時代的中朝關係,特別是毛澤東與金日成之間神秘的交往,在海內外引起關注。沈志華後來又利用韓國和日本已經解密的外交檔案,以及中國外交部、中共中央聯絡部上世紀八十年代印發的大量內部刊物,增加了「改革開放與中朝同盟基礎的瓦解」一章,推出增訂版。本報曾經邀請沈志華就此接受訪問,但被婉拒。 在毛澤東時代,毛澤東和金日成建立了中朝同盟,並於一九六一年正式簽訂《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雖然有矛盾和分歧,但仍然竭力彌合裂痕。書中指出,隨著鄧小平執政,提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定調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時代」,經濟體制和外交戰略出現變化,推動中美建交和友好, 放棄輸出革命,與北韓在意識形態上發生動搖。金日成仍然堅持與「美帝」鬥爭,對中國發展不以為然。 一九八七年五月金日成訪華,鄧小平勸告他下次去深圳看一看,並介紹了沿海城市對外開放經驗。一年後金日成卻對一些外國領導人說,北韓的經濟政策「一貫正確」,「不需要進行改革」,勞動黨「要走真正朝鮮式的社會主義道路。」 文革結束後,中國對北韓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已經有所減少。隨著中蘇關係漸漸正常化,由於北韓在外交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價值下降,一九八五年底鄧小平開始調整對北韓的經濟政策,十二月十三日邀胡耀邦、楊尚昆等人討論對朝政策,鄧說:「要總結同朝鮮打交道的經驗,不能使朝鮮有錯誤的理解,要甚麼我們就給甚麼。」 針對北韓提出的新要求——培訓期滿的北韓飛行員繼續留在中國五年,然後駕機返回,鄧小平斷然拒絕,並說:朝鮮人當然不高興,那就讓他們不高興,要防止他們把我們拖下水。 隨著中韓貿易額加快增加,中朝經濟關係更加難以為繼。一九八八年五月北韓提出五億美元的巨額軍事援助要求,被中國婉言拒絕。至一九八七年,北韓對中國的債務已達十三億美元。 六四事件之後,中韓仍然積極尋求建交。面對西方壓力,中國急須找到外交突破口。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一九九○年三月訪朝時說:你們反對我們與南韓互設貿易辦事處,心情可以理解,但此事擋不住了。同年十月中韓互設貿易辦事處。一九九一年十月,鄧小平明確告訴金日成本人,中朝「是兄弟,但不是同盟。」江澤民也對來訪的日本公明黨說明:「中朝已經不是同盟國了。」 同年年底,金正日派人向中國傳話,在北韓軍隊「教訓」南方的時候,請求中國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援助。江澤民堅持認為,北韓方面不應採取任何挑釁行動,拒絕了金的要求。此外,中國還多次拒絕了北韓關於進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以及在軍事研發項目上提供合作的要求。 一九九二年四月,國家主席楊尚昆訪問朝鮮,通知中國正在考慮與韓國建立外交關係,對於金日成提出的延遲一年的要求,中方不置可否。三個月後,外長錢其琛突然訪朝通報建交決定,金日成冷冷地說:我們會繼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甚麼困難自己會克服。同年八月,中韓正式建交。沈志華認為,既然美國沒有侵犯中國的意圖,韓國也不是進攻中國的橋頭堡,那麼北韓也就不再成為中國的擋箭牌和戰略緩衝帶,中朝同盟自然不復存在。 金日成病逝之後,其子金正日執政,中朝新一代領導人之間陌路相逢,缺乏個人感情。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江澤民在中南海瀛台接見沈志華、李丹慧、楊奎松,沈志華當面問過江澤民對金正日的印象,這位退休的總書記沉思了一會兒,不以為然地說:「小金這個人很狡猾。」 中國有關部門和地方幹部對於金正日在訪華期間講究排場、隨心所欲的做法更是不屑一顧。沈志華稱,這是根據他對原珠海市長王順生的訪談,以及原中聯部副部長于洪君去年在上海的一次學術會議發言。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