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內鬥拆局|回顧張翔上任後連串政治爭議 李家超態度轉變 王沛詩能否續任添變數|Yahoo

【Yahoo 新聞報道】港大校長張翔自 2018 年上任至今近6年,大學經歷了連串政治及校政爭議,包括解僱戴耀廷、刺警案爭議等。張與校委會主席王沛詩的矛盾浮面逾年,特首兼校監李家超的態度由最初無意介入,到現時成立調查小組,對王沛詩年底能否續任校委會主席添變數。

張翔上任翌年即爆發社會運動,曾經譴責佔領立法會行動;2020 年港大校委會通過解僱「佔領中環」發起人之一、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2021 年 7 月港大學生會評議會一度通過動議「感激」刺警案的梁健輝,校委會禁止涉事學生進入校園。

同年 10 月,他在任期第三年之時獲提早續約至 2028 年;同年底,屹立港大校園 25 年的國殤之柱遭校方移除。翌年 11 月,有內地生在港大校園內舉白紙聲援內地白紙運動,校方報警。

國殤之柱曾經屹立港大校園25年。 Getty Images
國殤之柱曾經屹立港大校園25年。 Getty Images
2021年12月,屹立港大校園25年的國殤之柱遭校方移除。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12月,屹立港大校園25年的國殤之柱遭校方移除。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港大內地生在校園內舉白紙,站在點燃的蠟燭旁,聲援內地白紙運動。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港大內地生在校園內舉白紙,站在點燃的蠟燭旁,聲援內地白紙運動。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被指免招標選 205 萬元寶馬坐駕

去年 9 月張翔陸續因有港大文件及資料外洩捲入爭議,包括有傳媒引述港大文件指張更換座駕時豁免招標,選擇 205 萬元寶馬(BMW)i7。校委會原訂 10 月 3 日召開特別會議處理涉及張的多宗匿名投訴,開會前夕再有傳媒爆投訴內容,包括豁免招標以 33 萬美元(約 257.4 萬港元)聘用美國獵頭公司招聘副校長及醫學院院長;來自內地企業「納思達」的獎學金款項一度要求轉到校長辦公室控制的賬戶;其後又爆出時任行政及財務副校長羅哲基指示財務處向教職員聯誼會批出 5,500 萬元翻新,遭質疑自負盈虧的聯誼會何需大學資金。張翔批評造謠者外泄機密,嚴重誹謗,對他與校委會的通訊在一個小時後外泄傳媒感到極度遺憾,相信是「有組織地蓄意而為」。

去年爆出上述匿名投訴事件時,特首李家超未有介入,當時李稱現有制度下大學自行管理內部事務,並由校委會和校長「各司其職來負責」,任何投訴都必須按應有程序,公平和公正地處理。

李家超早前表示,曾會見王沛詩和張翔,提醒良好溝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李家超早前表示,曾會見王沛詩和張翔,提醒良好溝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直至今年 5 月副校任命風波,教育局在 5 月底仍無意介入,局方當時強調在院校自主的原則下,各教資會資助大學均須按其主管條例訂明的內部機制、規則和程序處理相關聘任。但在羅范椒芬及蔡素玉等重量級校友聯署發信後,李家超 6 月初要求教育局了解事件後匯報。

李家超出手 難阻內鬥惡化

然而,李家超改變取態仍難阻港大內鬥惡化。校委會周一(10 日)向師生和校友發電郵,強調校委會與張翔就任命副校長「醞釀溝通多時」,批評張翔稱「毫不知情」實在說不過去。電郵又指控校長推行的改革壓縮行政經費,卻把校長辦公室職員編制擴大到 60 多位。張翔同晚發聲明反擊,指王沛詩從未就副校長人選向他徵詢任何意見,對校委會的說法感「匪夷所思」。他透露曾提交副校長人選,「但有關建議一直不獲主席納入校委會會議議程」。張翔稱在早前的匿名舉報調查事件遭到「歇斯底里的『獵巫』式壓迫」。

特首李家超周二(11 日)稱,曾經會見王沛詩和張翔協調溝通,提醒良好溝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性,提醒必須以大學的利益為首要考慮,強調港大是屬於香港,不是屬於校長個人,亦不屬於校委會任何一個人。港府同日宣布成立由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和教資會主席雷添良組成的調查小組,釐清事實及了解各方問題,並協調內部溝通和提出改善措施。有資深校友慨嘆,在院校自主的原則下,政府卻介入港大爭議,「變成三腳櫈,都唔知係咪解決問題嘅方法,定係會複雜化咗?」

即使李家超出手,張翔與王沛詩的矛盾繼續惡化。港大圖片
即使李家超出手,張翔與王沛詩的矛盾繼續惡化。港大圖片

王沛詩任多項公職 丈夫為廖長江

王沛詩的校委會主席任期今年年底屆滿,隨著政府現時啟動調查,外界焦點落在王會否獲李家超續任。有資深港大校友分析,現時雙方都各有所恃,有多項公職的王沛詩兼任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監警會主席,她丈夫是立法會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張翔作為中國海歸學者,被普遍認為獲得中方信任。過往校委會主席至少做 6 年才卸任,包括楊鐵樑(1985 至 2001 年)、馮國經(2001 至 2009年)、梁智鴻(2009 至 2015 年)和李國章(2016 至 202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