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建築保育落後國際 學者點評成敗例子

李浩然博士認為,保育和商業發展並沒有衝突。

【星島日報報道】過去十年本港落成了不少歷史建築保育項目,有活化成博物館、商場、中醫診所及住宅等,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李浩然認為,保育和發展不應是零和遊戲,國際間提出的「城市歷史景觀」保育概念,就正好提出了一種兩者兼得的發展模式;不過,他坦言本港仍未能跟上國際步伐,當中有成功亦有失敗例子。 由九十年代開始,便一直關注本港建築保育問題的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暨建築保育學部主任李浩然表示,港人的保育意識覺醒始於天星及皇后碼頭清拆事件,政府其後成立發展局,推出文物保育政策,展開一系列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起步至今只有十年,雖然較遲,但總算喚起大眾關心歷史建築保育問題,開始思考社會發展模式是否可持續發展。」 不過十年過去,他認為港人對建築保育的概念,不少人還只停留在把歷史建築改建成博物館的印象,譬如把甘棠第改建成孫中山紀念館一類,他強調這是舊式保育思維,「如果做慈善、博物館一定是『燒銀紙』,你燒得幾多?」早年經常有人批評保育代價高昂,維修費用不菲,全因沒有考慮保育也可結合商業元素。 當保育模式過分側重商業後,則出現另一種極端,如尖沙嘴前水警總部改建的1881 Heritage,保育被商業包裝下,只看到奢侈品名店林立的維多利亞建築群,一心只想吸引遊客,與城內居民關係疏離。 李浩然坦言,現時世界大城市關注保育問題,歷史建築令不少城市自豪,「例如上海外灘近百幢舊建築,全是高質素文物,成為了代表上海的國際品牌,吸引許多國際酒店、銀行及商業機構進駐。新加坡政府則把整個社區列為文物保護區,限制發展;八十年代,又忽然提出保育店屋,成為當地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從而帶動文化旅遊,以及增加國民身分認同。」 李浩然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一年發表的《歷史城市景觀》文件,當中着眼的是怎樣通過保護城市中的文化景觀作為基礎,達到社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包括旅遊及商業的適當發展、土地資源的有效率使用、房地產的增值、私有產權建築文物的保育等。換言之,保育和發展不但沒有衝突,還可帶來經濟效益,帶動城市多元發展。 反觀本港過去多個已完成的歷史建築保育項目,李浩然認為仍未達到上述目的,未能配合國際步伐,「現時本港所謂的舊建築保育發展,市民完全沾不到利,只全數落入大型發展商口袋。」他指出,上海、新加坡、澳門等地已證明保育和經濟可共存,令經濟發展更加完善,不會一面倒向一方傾斜,但本港卻仍落後。 「以前高街仍有本地街鋪,如今全都變成貴價餐廳,不是韓菜就是泰菜或西餐,不想光顧也不行。最近高街連最後一家茶餐廳亦結業了,轉成另一家高級餐廳。」他說,現時港大附近已沒有街坊文具店,只有賣進口貨的百貨公司,本地粥店和文具店因區內發展,已被個性單一的連鎖店和高價商鋪取代。對區內居民來說,消失的是一間店,更是一種生活選擇。 李浩然指出,發展商大規劃清拆舊建築,興建貴價樓盤或商場等物業,直接引致整個地區租金急升,把小商戶逼走,原區居民亦無法在同區置業,只能搬到更遠、環境更差的地方,如此一來,交通支出又再增加,生活變得愈來愈窮,問題如不解決,社會一旦生亂,對經濟亦一定沒好處。 他認為,現在最逼切要保育的,是市區的舊物業,而翻新唐樓則可延續建築物本來的設計用途,「最重要的是,比起大規劃清拆及重建,翻新工程規模小,不會令整區租金暴升,翻新的物業回報率亦不俗;若政府可以給予誘因,例如簡化審批程式、提供補地價優惠等,便可令保育和發展完美共存。」他舉例說,如瑞典人Helen Lindman的一人發展公司Lindman Properties,購入單幢的戰前唐樓後,把包浩斯建築翻新成黑白相間的型格住宅,便是成功例子。